白花蛇舌草
別名:蛇舌草、蛇舌癀、蛇針草、蛇總管、二葉葎、白花十字草、尖刀草、甲猛草、龍舌草、蛇脷草、鶴舌草
采收加工:夏、秋采收,曬干或鮮用。
基源植物:茜草科耳草屬一年生植物白花蛇舌草干燥帶根全草。
拉丁學名:Hedyotis diffusa Willd
植物特征:一年生草本,高15-50cm。
根細長,分枝,白以。莖略帶方形或扁圓柱形,光滑無毛,從基部發出多分枝。
葉對生;無柄;葉片線形至線狀披針形,長1-3.5cm,寬1-3mm,先端急尖,上面光滑,下面有時稍粗糙,側脈不明顯;托葉膜質,基部合生成鞘狀,長1-2mm,先端芒尖。
花單生或成對生于葉腋,常具短而咯粗的花梗,稀無梗;萼簡球形,4裂,裂片長圓狀披針形,長1.5-2mm,邊緣具睫毛;花冠白色,漏斗形,長3.5-4mm,先端4深裂,裂片卵狀長圓形,長約2mm,禿凈;雄蕊4,著生于冠簡喉部,與花冠裂片互生,花絲扁,花藥卵形,背著,2室,縱裂;子房下位,2室。柱頭2淺裂呈半球形。
蒴果扁球形,直徑2-2.5mm,室背開裂,花萼宿存。
種子棕黃色,細小,且3個棱角。花期7-9月,果期8-10月。
白花蛇舌草藥材特征:
全體扭纏成團狀,灰綠色至灰棕色。
主根細長,粗約2mm,須根纖細,淡灰棕色。莖細,卷曲,質脆,易折斷,中心髓部白色。葉多皺縮,破碎,易脫落;托葉長1-2mm。
花、果單生或成對生于葉腋,花常具短而略粗的花梗。葫果扁球形,直徑2-2.5mm,室背開裂,宿萼頂端4裂,邊緣具短刺毛。
氣微,味淡。
白花蛇舌草藥性:
性味: 甘、淡,涼。
歸經: 入胃、大腸、小腸經。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活血止痛。用于腸癰(闌尾炎),瘡癤腫毒,濕熱黃疸,小便不利等癥;外用治瘡癤癰腫,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0.5~2兩,煎服。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備注:與紅藤、敗醬草等同用,可用治腸癰;與銀花、連翹等同用,可治療瘡癤腫毒等癥。與山梔、黃柏、茵陳等同用,治濕熱黃疸;與白茅根、車前子、茯苓等同用,可治小便不利等癥。
白花蛇舌草故事:
? ? ? 從前,有一位名醫,被邀去為一位重病人診治。病人胸背憋痛,低熱羈纏,咯吐穢膿,眾醫不效。名醫診病閱方,一時找不到恰當的治療方法。疲乏間名醫伏案小盹,忽見一位白衣女子飄然而至,說:“此君乃是大好人,樂善懷仁,惠及生物,見有捕蛇者,他即買下放生,先生務必精心施治,救他一命。”名醫向白衣女討教良方,白衣女說:“請隨我來。”他隨白衣女來到戶外,白衣女卻飄然而去,在白衣女所站的地方卻有一條白花蛇,蛇舌伸吐處化作叢叢小草。正驚異間,名醫被腳步聲驚醒,原是病人家屬來請先生用飯。名醫說:“且慢,請隨我來。”名醫和病人家屬來到戶外,果見埂坎邊長著許多夢中所見的那種開著小白花的纖纖小草。于是便采了些,囑即煎服。病人服后果然覺得胸寬了許多。次日連服逾斤,病便痊愈。名醫查遍當時的歷代本草,也未查出這種小草屬于何藥。他感而吟詩:“白花蛇舌草纖纖,伏地盤桓農舍邊,自古好心多善報,靈蟲感德藥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