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的作家有很多,至今為止,要說對我產(chǎn)生實質(zhì)性影響的,當屬村上春樹。有兩件事情可以證明。
其一是讓我堅定戒煙的念頭。
我上高中時便學會抽煙,雖然那個時候還是業(yè)余煙民,但是直到戒煙時,我也有十多年吸煙史。香煙對我著實有著不小的魔力,我覺得抽煙是一種情緒的渲染,把無形的情緒借諸有形的東西得到釋放,所以在心情不好和大好時特別想抽煙。對大部分煙民而言,對香煙心理上的需求遠大于生理上的需求。我很早前就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但是戒煙卻是遲遲未決,直到某日我從《挪威的森林》里看到男主角戒煙的決心是因為不想被一件事情左右。我覺得男主角的這個想法有點非主流,so cool!
香煙浪費錢還要毒害你的健康,被這樣一個不是東西的家伙左右著,豈止說不過去,簡直欺人太甚。每每抽煙時便涌起這樣相抗的情緒,抽煙便沒那么痛快了,于是我決定索性戒了它。
想想自己有點不可理喻,任人再怎么說香煙有害健康,我都置之不理。毫不經(jīng)意書中的一句話就觸動我,使我態(tài)度決絕起來。香煙有害是一種推動力,或許我性格中不肯受制于人的部分受到激發(fā),合力而為使我成功地戒煙。
另外一件事就是我愛上了跑步。
我喜歡過的東西很多,但屬于運動類的寥寥,即便喜歡過的愛好無一不是淺嘗則止,至于運動,可以說沒有一項擅長或鐘愛的。本質(zhì)上而言我喜靜不喜動。好幾年前因為腰椎問題去看醫(yī)生,醫(yī)生建議我多遠動便可根除,即便如此我也沒有認真地動起來。直至今年四月份,我開始跑步,平均每月能跑15天以上,平均每次有五公里以上的跑量,最長的紀錄1小時48分15公里。數(shù)據(jù)難稱輝煌,但是數(shù)據(jù)不重要,堅持下來才是難得,更為難得的是跑步已經(jīng)成為我的一項愛好,我以下定決心一直跑下去。
賜予我神力的是村上春樹的《當我跑步時我談些什么》,雖然我此前沒有多少跑步的經(jīng)歷和體會,但是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完完全全理解到村上所說的心情,他描述跑步時的狀態(tài),我能體會那種心情和喜歡那種狀態(tài),我認同他并決定追隨他。
村上春樹跑步的出發(fā)點并非盡然基于健康想要活得久一點,而是出于生理和心理兼而有之的需求,跑步成為最能滿足需求的一種行為。運動是身體的語言,運動的過程使機體得到釋放,跑步后產(chǎn)生的生理上的愉悅,跑步的人普遍都能感受的到,就像跑步有益于健康這個普遍認知一樣顯而易見。
村上春樹作為著名的作家廣為人知,而他自己把跑步放到與寫作同樣的地位,甚至字里行間可以感覺到他將跑步置于更為重要的地位。很顯然除了跑步帶來健康還有其它他所追求的東西 ,那就是跑步對于心理層面的啟示,一種精神上的歷練,就像拿一把琱琢的工具靜心投入地雕琢某樣東西,琱琢的過程讓人沉醉,對其結(jié)果也有美好期待。
在這本書中村上春樹說自己的一些寫作靈感或技巧就是在跑步過程中產(chǎn)生的,他在跑步時發(fā)現(xiàn)了那把用于雕琢的工具,今后只需要用心打磨即可。在一次超級馬拉松過程中,某個瞬間他沉浸到一種玄妙的境界,妙不可言感覺。身為作家,他也很難用語言形容處那種感覺,應該就是所謂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吧。當然這樣的極端的體驗,日常跑步中是不大常有的事情,村上跑步也不是去追求這種體驗的,他享受的是跑步時的狀態(tài),一種自我的渾然天成的狀態(tài)。
這本書對我的影響是跑步對于精神層面的歷練,正是這點吸引我,給我力量,使我產(chǎn)生一種非跑不可的信念。我也想置身于一種被琱琢的狀態(tài),每一次邁步都是一種敲打,既敲打我的身體,也觸及我的內(nèi)心,使我產(chǎn)生一種信念,一種努力變得更好的信念。
在這樣的信念之下,跑步對我而言沒有了痛苦,而是樂在其中,既給我?guī)頇C體上的改變,也歷練了我的精神。跑步是機體上的修身,精神上的修行。用《跑步圣經(jīng)》作者喬治-希恩的話說就是我攜著孤獨來到了公路上,只是為了找到真實的自我,傾聽內(nèi)心的呼喚,并主宰自己的命運。
吸煙有害健康,單是這點,不能使我產(chǎn)生決心遠離它;跑步有益健康,單是這點不能使我有毅力去堅持它;真正觸發(fā)我改變的是一種想要變得更好的信念。信心或許常有,但是信念并非那么容易產(chǎn)生,你需要得到一些觸動你內(nèi)心得啟示,或許它是一句話,一本書,某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