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公眾號一段時間的朋友,應該知道我曾經提出過這樣一個觀點:英語是一堵墻,一堵阻礙你看到外面世界的墻!我們學習英語的過程,就是打破這堵圍墻的過程。我甚至把它設置成了關注我公眾號時的自動回復。
這段時間,我一直在思考:將我們圍困在樊籠中的這堵墻,該用怎樣的方式去打破?啟用傳統的學習方法嗎?肯定不行。時間已經證明這種學習方法扼殺了一代又一代人。我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
我有兩段放棄學習英語的歷史。第一段是我初二時,老師開始講語法,直接把我給講蒙了,這將我初一積累的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一點點消磨光。因為聽不懂,所以走神;因為走神,自然越來越聽不懂;之后越來越聽不懂,完全喪失了興趣。
第二段是在我工作兩年后,這時我的英語已經算比較厲害。但我發現英語學習這條路越走越窄,難道我就一輩子圍著這些語法、單詞、句型打轉嗎?世界那么多有趣的事情與知識等著我去探索:我想要了解蘇格拉底到底是怎么死的,為什么那么多人都喜歡莎士比亞,人工智能到底是個什么玩意,女人和男人的世界到底差別在哪?在這一個個有趣的問題面前,英語學習顯得是那么的蒼白、淺薄。可是英語又這么重要,我又怎么能放棄。所以這個時候,我開始用英語去了解所有這些有趣的東西。我沒有再去背單詞、練聽力、做閱讀題、練翻譯。我開始真正用英語去了解這個真實的世界。這是我第二次放棄學英語,但是卻是我真正功德圓滿之時。
我之前嘗試在簡書和公眾號上做了三天的散文講解,但做了三天我就做不下去,因為講的還是單詞、語法、句型那一套。跟我最本質的想法都產生了沖突,我還怎么弄得下去? 我要做的,是用英文幫助別人更好的看到這個世界,然后順便學個英語。
當你用英語去了解這個世界時,你跟老外聊得就不再是那些低級的口語:今天天氣如何?你來自哪里?喜歡中國的什么地方?這樣跟老外聊天還不如多交幾個中國朋友。如果你能跟老外聊聊歐美歷史,聊聊中國的孔子,聊聊最近出版的書籍,這才真正體現了交流的價值。
可有人會說,我不會聊啊,我英語不好啊!其實真正的原因不是你英語不好,而是你沒有用英語讀過這些東西,自然不知道該怎么說。哪怕是一個過了專八的人,你讓他聊儒家,他也聊不下去,因為他沒有這方面的知識儲備。不要說英文了,哪怕中文恐怕都說不出來。
所以我想開一個這樣的節目:用中文與英文來帶領大家一起看古今中外。帶你一起領略古希臘的神話、古羅馬的衰亡、中國的五代十國、美國的崛起、現代技術的變革等等不一而足;甚至偶爾會來點小故事、小雞湯讓你心情澎湃一下;或者來點思維升級,幫助你成為一個不一樣的自己。
我理想中的就是這樣一個節目:幫助你認知世界,學習英語!
目前這個節目正在籌劃當中,稿件、設備都需要時間去準備。但我會以最快的時間準備好一切。最晚將于4月1號在石頭哥的個人公眾號:Aha加油站和喜馬拉雅發布,但我更希望與大家提前見面。對此節目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添加我的公眾號:Aha加油站。計劃每周三期,一期十分鐘。敬請期待!
也希望你能將此資訊分享給你的朋友,讓我們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