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劇《未生》帶來深度思考:圍棋技術之外的神秘X

韓劇《未生》

原作者:李世英(女,韓國體育心理學博士,院生出身)

去年熱播的韓劇《未生》,吸引了很多不懂圍棋的人。在電視劇的影響下,他們懂得了“未生”(尚未做活)這一圍棋術語的含義,進而不少人關心起圍棋來。筆者有韓國棋院院生的經歷,所以很多不同領域的人都向筆者討問《未生》的圍棋背景故事,想了解下圍棋的人究竟具備了哪些特質?

韓國棋院院生“張格萊”定段失敗后被迫走出圍棋的象牙塔。他只有高中資格的準學歷,除了圍棋什么都不會。但是他通過艱苦的努力,在世界五百強貿易商社頑強生存下來。

電視劇《未生》描繪了韓國棋院院生出身的主人公張格萊,作為實習生入職貿易商社成長的故事。張格萊剛進公司,甚至復印機都不會使用。他身處高材生都難以生存的激烈環境,是如何堅持的?這也是這部劇引人入勝之處,可以肯定的是張格萊的院生經歷助他度過了每一個考驗。不過,人們也是好奇這一點:一輩子只學 圍棋的人,真的能辦得到嗎?或者干脆斷定,這不過是劇情的設定而已。

而我基于我的圍棋經驗給出的答案是,學圍棋的人還是能辦得到的。張格萊通過嚴酷的院生生涯(未能定段,圍棋的技藝、技術可能沒了用處,但技術并不是競爭力的全部)得到的修為,成為了他克服各種危機的原動力。

張格萊并不僅僅是學習圍棋技術

筆者以博士論文為基礎撰寫的學術報告《關于圍棋棋手心理素質結構化的概念模型》(金秉準共同執筆,韓國體育心理學學報,2013年4號刊)也談到了這一點。這部學術研究是旨在分析優秀圍棋棋手的強心理素質,得到了如下結論。

第一、和圍棋的競技能力密切相關的強心理素質,體現在意志力、集中力、自信心、平常心四個方面。

第二、其中,意志力是準備職業定段的過程中養成,途徑是極具韌性和耐力的職業化訓練。集中力是通過刻苦的學習過程和豐富的對局經驗養成。自信心是努力維持成功經驗,并為此做準備的過程中養成。平常心是對局前的狀態管理和對局時的自我調節中養成。

第三、圍棋棋手的強心理素質,帶來了如下的積極影響。首先,強心理素質可以讓棋手過圍棋為中心的,有效率的自律生活。二是棋手可以在對局前可以阻斷消極因素,調整出最佳的對局心理狀態。三是對局時可以調節心理和情緒,找出現階段的最佳手段。而局后,無論勝負棋手可以做理性和建設性的的復盤剖析。

第四、以扎根理論觀察強心理素質的概念模型,優秀圍棋棋手的強心理素質具備了目標和動機因果明確的品質條件,而社會是對此始終持肯定態度的,進而作用于自我管理,最終作為常態體現在競技(競爭)和日常生活的兩個方面。

社會對圍棋的認識,應該說普遍友好。不懂圍棋的人,如果知道了某人會下圍棋或以圍棋為職業,對話之前首先認定這人頭腦聰明或具備了高層次思維能力。最新對圍棋的作用(效能)有廣泛的學術研究,但有趣的是人們早就認可(認定)了圍棋的效果。

圍棋包含計算、創造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多個分支領域。下一盤棋首先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認知能力足以解讀局面,進而正確選擇技術解決問題。同時,根據對手和對局內容及時轉換思路,調節競技節奏。所以,學習圍棋還可以學到人生須掌握的很多知識。

熱衷于“子女早期教育”的韓國媽媽們,有很多選擇了圍棋,她們認為因圍棋孩子的學習成績得到提高了。這里有兩種意見,一是因為圍棋學習成績得到提高,一是本來就學習成績好,所以下圍棋沒問題。但是無論哪個意見,本身都是對圍棋持肯定的態度。


韓國圍棋國手曹薰鉉和劉昌赫參與《未生》的拍攝

幼年時節和我在道場學圍棋的伙伴,目前大體上是兩個進路。一是成功定段作為職業棋手活動,一是像張格萊一樣步入了社會的其他領域。如果是后者,大多數是初中或高中時期結束圍棋轉向學業,意外的是他們在學業上基本沒有落伍,而且進入社會都取得了自己滿意的成就。他們的共識是,幼年學圍棋是投入學業前的準備階段,不是浪費掉的時光。即學圍棋的修為,絕不是人生無用的

對于圍棋勝負(其他體育項目亦然,但作為智力體育項目的圍棋尤甚),心理狀態是很重要的變數。職業棋手的對局心態不是臨場的某刻形成的,而是受平素的生活態度和賽前備戰過程的影響。院生(道場生活)的經歷,會對職業棋手對局心理的形成會產生決定性的影響。院生有多看重內部循環賽的成績,會決定院生自我 努力和節制的程度。

職業棋手想在勝負世界生存下來,須付出更多的努力,并更加嚴苛地管理自己。調查排名上游的職業棋手的結果,他們具備了有別于他人的心理特征。獲得過職業冠軍的棋手,幼年時節基本都具備了恢復快、果敢、穩重的樂觀性格和韌性、有耐力、勝負欲強等勝負世界所需的品質。

正如圍棋棋風多樣,棋手的性格也是迥異,但是他們共有一個強悍的心理特質,就是唯我的固執和堅韌。他們從小起,自己想做的事會執著地堅持到底,而且擁有良好的心態,即使遇到了挫折和失敗(無論大小),也會很快恢復。這些特質使他們在殘酷的勝負世界中長久地堅持下來。

棋手在意志力、集中力、自信心、平常心方面表現出了強心理素質。這種強心理素質不僅在開始學棋的階段,而且在學棋的過程中也會以多種的形態表現出來。繼而在有圍棋相伴的人生會進一步得到加強。一盤棋的過程,會受眼睛看不到的、盤外的影響。第一手棋落下去之前經歷的無數過程(平素的訓練量、心態、生活方 式等)熔鑄了一盤對局、一頁棋譜。

所以,圍棋上投入的時間除了帶來技術的積累之外,還會追加贈予神秘的“X”。而這個“X”,和圍棋的效果相通。而調查表明,早期先學圍棋的兒童中途轉向學業時,無論是數的演算能力,還是空間的感知能力,以及學業的專注度都相對超群。


落子無悔

韓國棋院吳周星二段2002年14歲入段,一度備受關注。但是他的成績不盡如意,有一天他從對局室徹底消失了。五年后,他考入首爾大學物理學專業再次成為了話題人物。首爾大學政治學博士文容直五段(新人王出身)和南治亨初段(首爾大學英語專業,現為明知大學圍棋學教授)都是中途轉向學業并獲得了成功。

學棋的兒童,他們通過圍棋體會的神秘的“X”將是什么呢?正如以色列不是提倡兒童早期教育,而是讓退役國象棋手等負責英才教育,讓兒童懂得專注投入的道理、盡早領悟人生實際是一場勝負的游戲,而大千世界之千羅萬象的事物,其規則其實很簡潔、樸素,而且教育兒童首先學會“輸”的道理。而在沉淀了幾千年的文明和世故的人情練達的東亞,圍棋應該是更好的早期啟蒙教具。


PS.劇評

昨天是小年,在窗外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中,這部《未生》也放到了最后的結局。

豆瓣上很多人推薦這部劇是因為劇中所展現出來的職場生活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或許每個剛剛踏入或者即將踏入職場的新人都值得看一看此劇。在我看來,與劇中的男主張格萊相比,我們大多數人都要比他幸運的多,既然張格萊能堅持下去,從一個職場的門外漢變成職場的中堅力量,那我們沒有理由不做到這一點。

作為托關系才進入公司的空降兵,張格萊第一天的表現從一定程度上反應了每個新人的狀態,那就是一種莫名的緊張,似乎什么都不知道。當他看見安英怡時,直接把她作為自己的救命稻草,拉下臉皮低三下四地求助,根本不考慮別人是否對自己厭煩。回想起我自己2012年元月去第一家公司實習時,第一天也是這般向別人求助,纏著公司里只比自己大兩歲的學長,搞得他最后都對我厭煩了。以后雖然又待過兩家公司,但第一天依然還是會出現那種莫名的緊張,所幸這種緊張感會隨著自己對公司的不斷適應逐漸消失,進而被一種需要學習的壓力感所代替。當張格萊通過了PT考核,從實習員工轉變為兩年的合同工時,一段艱辛的學習之路也開始了。除了要學習和工作相關的各種專業術語和公司規范外,更重要的是學習與上司以及同事的相處。張格萊此時的做法是以不變應萬變,也就是簡單的一個字“忍”。通過他的這種堅持,吳科長把張格萊當做營業三組中的重要一員,連剛開始瞧不起張格萊的張白旗也轉變了看法,被他的堅持所打動。有意思的是,也許是因為張格萊涉世不深的緣故,在確認自己正確的前提下,他敢于提出一些別人不敢提的建議,例如約旦二手車案。同時,他也十分看重上司的情誼,不想讓吳科長因為自己而做出一些違反個人理念的事情。最終,兩年多來的種種表現徹底贏得了吳科長的信任,成為了新公司的職場精英。

我想,張格萊最大的幸運之處就在于他有這樣一位吳科長作為自己的上司。一個人在職場中的快速成長最大的貢獻往往來自于有一個好的領導。和張格萊相比,同一批入職的員工韓錫律、張白旗、安英怡似乎沒有那么幸運。正式員工張白旗甚至極端嫉妒合同工張格萊,覺得自己能力最強結果在同期之中反而混的最差,很是困擾。他們三人也想找到應對方法,張白旗想到的是辭職,韓錫律想到的是揭露舉報上司種種行為,安英怡選擇的是和張格萊一樣的忍。除了成代理以外,姜代理和夏代理通過認可屬下的成績改變了看法,事實證明大多數上司還是會識人的,度過了煎熬期一切都好辦了。

“我們”,這是張格萊經常提到的一個詞。我們營業三組,我們公司。很顯然,只有真正抱著為團隊、為公司著想,而不是只顧個人利益,把上司當成自己利益鏈中的阻礙一環時,一個人才能做出正確的有利的決定。而只有在一個“我們”的集體中,一個人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潛力,放出最璀璨的光芒。當吳科長離開公司之后,營業三組中不再有“我們”,而當他們再次在金部長創辦的小公司相遇時,“我們”又回來了。從這一點上來說,跟對一個人,一個團隊,比跟對一個公司更重要。

這里需要的就是堅持,堅持是無論如何都要完生的意思,棋文化中有這樣的話,未生,完生,你們現在都還只是未生。

也許,當最后張格萊開車載著吳科長在沙漠中飛馳時,當他可以問吳科長有什么可以賣給自己從而讓自己留下時,他才做到了完生。

“未生;至今未能存活,能存活嗎?是要救活還是棄子?”這是電影版《未生》開篇打出的字幕。

張克萊在26歲之前是完全沿著社會邊緣走的人,一味地沉溺在自己的圍棋世界中,與周圍的世界打著擦邊球,微微碰觸,既而分離。他曾一邊為攻讀圍棋研究生努力,一邊兼職無數,但也只是在社會的大染缸上淺嘗輒止,并未深入。

拋棄圍棋的瞬間,他也被社會拋棄了。作為一個社會的“棄兒”,他沒有朋友,連整理文檔也像是在寫一個人的日記,沒有人脈,也沒有資歷。圍棋對他人生的占據令他喪失了作為一個基本的社會人應該在26歲的年紀里擁有的一切資源,又或者說,是他自己的選擇,令他在26歲的時候仍然沒有找到一絲歸屬感。

沒有歸屬感的滋味是可怕的,這種感覺在我人生的前十幾年歲月里已經嘗盡,父母總是帶著我一次又一次的搬離我早已經熟悉的居所,我不得不與那些早已能直呼綽號的小伙伴一一告別,去到一個完全陌生又不知要居住多久的房子,與周圍人再度建立不知能維持多久的”友情“。以此往復,當我對“搬家”這件事已經友好到如朋友時,父母卻停止了搬遷,令我與這個好友艱難建立起的友情,也戛然而止。

張克萊令我想起更多的不是初入職場的自己,而是那時的自己。他像個不諳世事的初生兒冷眼又急切地注視著周圍各有所忙的人群,他們在日落之后的酒館里沉淪放縱,他們在激烈的酒精里慶祝一天工作的勝利與彷徨,可是黑夜下,玻璃窗外的自己卻像顆病毒般徹底地與他們和他們的情緒隔離開來,我在時完蒼白迷茫的臉上仿佛與過去的那個孤獨地望著小伙伴玩耍的自己再次重逢,那是一個熟悉又陌生的自己,卻在這場重逢中再度隱隱作痛。

張克萊曾在扭轉身走過耍弄自己的同事后,拋出一句很酷炫的勵志語,我是因為不夠努力,才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我一度將之聯想到上帝與原罪,將“未生”聯想為真正的出生。然而當我從時完臉上捕捉到越來越多初生嬰兒時的孤獨無助時,我想,“未生”代表的是在26歲以后從圍棋世界出生,像個新生兒一樣在職場世界里成長,直至成熟。

正如吳科長與金代理一次又一次地對張克萊質問的話一樣,26歲才開始一切,是不是太晚了?但現實社會里多得是考完博,考完研走出社會比張克萊的年紀還要大上很多才開始職場生涯的職場人。張克萊與他們的最大不同也許就是有著同樣不占優勢的年紀,卻沒有同樣占優勢的學歷。

他是只鴨子,要像鴨子般拖著第一眼看見的人如看見媽媽般嗷嗷待哺地求助,要像鴨子般孜孜不倦地模仿著第一個看見的人。他不僅對第一眼看見的她產生了鴨子心理,也產生了愛慕。他是只合格的鴨子,迅速地學會了看眼色行事,迅速地學會了掌握各部門的所在地,迅速地學會了無條件地執行上司的一切命令。中間的過程雖有些笨拙,但他畢竟是學會了,他唯一沒有學會的仍是如何與人相處。

這里就涉及到了張克萊作為一個職場新鮮人與其他人之間最本質的一個區別,他不僅僅是不懂得與職場人相處,他是完全不懂得與人相處的,被吳科長一語擊中沒有朋友的他不僅是在圍棋世界里孤獨地活著,在整個世界里他都是作為一個單獨的個體獨立地活著的。

所以當安英依定義他為“MAMABOY”時,他只能尷尬地撒謊自己并不餓,然而肚子里“咕咕”地響聲還是不折不扣地出賣了他。他如此緊張的原因不僅是因為初入職場,被看透心思的對方還是自己愛慕的女人,而是與人相處的焦慮感讓他坐立不安到,甚至連西裝外套都忘記了脫下來。

當一個長期與周圍人不在同一個節奏上成長甚至是逆行的人來說,要調整步伐適應一群已經朝著同一個方向走了很多年的人,對張克萊來說,并不僅僅是像剛出校門的學生入職那么簡單,事實上,在學校里的學生本來也是那群與張克萊逆著方向走的人群之一,就是因為這種長期的逆行,才導致張克萊的孤獨顯得那么特別,他在職場世界里的那一切比起職場新鮮人來說,更像出初生嬰兒的行為才顯得那么合理。

然而,這個初生嬰兒一樣的家伙并沒有真得如嬰兒般嚶嚶啼哭,在我的弟弟還上躥下跳的年紀里,他已經很安靜地面對著電腦按照圍棋的方法去整理文檔了,這種安靜的活法一如他在公司面對周遭人質疑時,所選擇的方式。作為一個略有職場經驗的人,沉默的原因大多數時候,是因為你真得沒有開口說話的資格,又或者,你明白辯駁也許可能會令你丟掉飯碗,只能為五斗米所折腰。站在張克萊的角度,也許除了沒有資格和要糊口外,他是卯足了勁兒要把自己往死路上推,因為不夠努力,才從圍棋世界來到這個世界,所以來到這個世界后,一切被質疑的原因都被他歸咎為仍然不夠努力,所以即便是被耍,也要穿著充滿了魚腥味的西服套裝在辦公室奮戰到底。

他將圍棋的毅力與膽識恰如其分到運用到了另一個世界里,但他忘了圍棋是可以有“個人英雄主義”的,因為它是一個人的游戲和戰爭。但在職場里,團隊作戰又隱晦地忌諱著“個人英雄主義”,大多數時候,你的才氣也要建立在你與周圍人擁有了一個良性的關系網之后,才能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一味地埋頭悶干,并不一定有好的收效。

吳科長在恰當的時候,給了他當頭一棒。“在這里,你并不是一個人。”可是極力地跟自己的心理,生理以及體力作戰,要自己適應大多數人的方向的他仍然因為各種并不受他個人意志轉移的外部條件被質疑嘲笑著,別人質疑的是他“降落傘”的身份,然而,身份無法改變,只能讓能力增強。

然而,有一天,當你認為是因為你的能力增強得到認可時,卻遭受了更加大的打擊,原來你仍然是個炸彈,別人是為了襯托自己的偉大,才自愿抱著你犧牲,用犧牲的方式脫穎而出。你仍然是個墊背的,你仍然是個什么也沒有洞悉到的傻瓜。

張克萊應該是那種天生情緒管理就比較強的人,這點還是要參照他自小就很安靜地擺弄電腦里的文檔開始,況且圍棋需要一種天賦,一種安靜的天賦,不是后天修為,而是先天形成。他在公司逆來順受式的默默承受一切,有一部分原因也是拜性格里的這種因子所賜。但是這樣一個逆來順受的人竟在公司的電梯里對著頂頭上司發難,“為什么不給我機會呢?是你們讓我一個人的啊。”這樣的發難讓的確是因為忌憚著張克萊是被派來監視自己才并未對之指派任何任務的上司也心頭發虛,答不上話。

但張克萊在說出這番話的瞬間,立刻就后悔了,在職場里對上司發難,除非是你馬上就要炒他魷魚,瀟灑走一回。不然的話,你就是吃錯了藥,找死。張克萊再不諳世事,也清楚自己究竟做了什么作死的事,然而他用頭撞電梯的行為,應該更多的是一種自我反省,他擔心的更多的不是上司會對自己做什么,而是自己為什么沒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從自身找原因。圍棋就是一項必須要善于從自身找不足,卻要從對方身上找優點的游戲,此時,張克萊的“圍棋性格”又再度突顯出來,導致他在面對同一件事的時候,與別人的側重點并不相同。

在一間貌似看起來“沒什么”的公司里,對于別人來說,那只是一份工作,但對于張克萊來說,無疑像是又服了一次兵役,連膠水如何粘貼,復印機如何使用都成了人生的基本問題。天臺成為了他的“秘密基地",那是別人工作間隙透口氣的地方,卻是他如杉菜般嘶吼滿腔郁積的不滿,和被進行體罰銘記錯誤的恥辱地。

現實世界里的職場或許沒有《FIRST CLASS》里面那樣如炫技般地撕逼,或許也并沒有如此這般地勵志,它更殘酷,又或者說它更復雜,復雜的并不是工作本身,而是由它蔓延出的的枝枝節節所形成的一團看似亂麻實則要在其中摸索良久才可以找到規律學會如何自處的長期課程。就如同此劇所描繪出的職場眾生相,有對別人指指點點時刻想著為別人下套兒自己卻絲毫不能吃苦的實習生,有像安英依這般巾幗不讓須眉,在一群男人中間自力更生的女人,有如張白旗這樣左右逢源,四面討好,背地里不知打著何等的小算盤的“優等生”,也有看似忠厚老實撒謊說自己新婚燕爾,實則早就有了孩子的男人,更有面兒上嘴尖牙硬,實則有著十足人情味兒的上司。

每個人都并非大奸大惡之輩,卻都有著各自的心思和秘密,每個人之間的關系微妙而緊張,只有在回到家的一瞬起,才能夠徹底撕掉那層或多或少的偽裝,只是作為某個人的女兒,某個人的父親,某個人的兒子,自由自在地活著。

我曾經透過家里的陽臺看到過一個冒著傾盆大雨送快遞而來的男人,卻因稍微淋濕了物件,被物主在大雨里訓斥了1個小時,當我再度回到陽臺上的時候,才看到他拖著疲憊的背影緩緩離開。我當時就心想,不知這個打擊會不會令他以后就此喪失了送快遞的積極。如果把快遞公司也當做是一個職場的話,他這種臨時工會不會更快地轉移到下一份“臨時工”,喪失了對工作的興趣,而只是將之當做糊口的工具麻木地做著。還有我以前的一個朋友,在異地租房找了份工作,起初每日打電話給我,訴說工作和生活的苦楚,1年后,電話漸少,也不再如開始時動不動就崩潰不做,再后來,就杳無音訊。也許是她已經找到了自處的方法,也許是她已經擁有了另一個傾訴對象,對我不再需要。

不過,某天,經歷了這一切起承轉合后,你也許會如張克萊一樣發現已經由那個云里霧里的世界來到了這個你曾經隔著玻璃遲遲不能融入的煙火世界,你已經成為了他們中的一員,被喝醉的上司搭著肩膀走在你曾經孤獨一人走過的回家路上,周圍實實在在地環繞著人間煙火,而且他稱呼你為“我們孩子。”

作為一個已經26歲卻仍然有著比實際年齡要稚嫩清秀很多的臉蛋兒的愛豆來說,任時完的臉上很適合露出孩子般的神情,那種委屈的,迷茫的,倔強的,與周圍格格不入的天真神情,放在他這樣一個26歲的青年身上卻仍然是宛如少年般的適合,如果此劇的開端講述的只是一個26歲才進入職場打拼的一般職場新鮮人的故事,也許任時完并不是唯一與之契合的,但它所講述的是一個連朋友都無如初生嬰孩般降落在職場中的降落傘的故事,這個適合有著孩子般神情的26歲愛豆就無疑是與之契合度很高的人選了,以至于你不會懷疑他輕拽安英依衣角時的無措,安英依在一旁已經打好領帶,他卻在電梯里連看都不敢看她時的緊張尷尬,甚至是穿好母親新買好的昂貴西裝時,面對鏡子的淚眼朦朧。

他就像是那樣一個孩子,一個曾經聰明地沉浸在另一個世界里,安靜地活過了26年的孩子。

“未生”也許可以看做是棋盤上一個可能會被拋棄的棋子,也可以看成是久久與社會隔離,被社會拋棄的孩子。這個長久被拋棄的孩子終于像個找到了娘的娃一般,聽到了吳科長的那句“我們孩子”,這句“孩子”的呼喚就像母親回蕩在屋舍上空催促他吃飯的名字一樣,在這個名為“社會”的家里,找到了屬于自己的位置。

而那條看起來與自己越走越遠的圍棋世界卻在不遠的地方對自己露出了善意的微笑,它幫助并不擅長與人打交道的張克萊與外國客戶建立了一種不必說話,也不會覺得等待時間太長的有趣方法,它幫助張克萊形成了一種冷靜,謹慎,可以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自由游走的“圍棋性格”,又或者說這種“圍棋性格”本身就是張克萊性格最本質的那部分。當他拋棄了圍棋世界后,這個世界卻成為了他與現在所處的這個職場世界的一個橋梁,他比別人多出了這樣一個世界,他在這樣的一個世界韜光養晦,在另一個世界就必定可以鋒芒畢露。而當他的“社會性格”逐漸也被打磨至成熟時,他也許會更懂得在人與人的交際中如何更加巧妙地取勝,也許會更懂得趨利避害地收斂光芒,在迂回之后令光芒更加耀眼。“圍棋性格”令他出世,“社會性格”令他入世。當這兩種性格相交到最后一個完美的點時,也許就會形成第一局開篇時的張克萊。

勇猛如將軍,冷靜如智士。

而事實上,在這一局結束的時候,張克萊已經褪去了初生嬰兒般的不安,對那個奇葩的長發卷毛男發出了一起共做PPT的邀約,露出了成人世界里自信的笑容。

更重要的是,在他不停地在頭腦中重復播放吳科長的那句“我們孩子”的一刻起,他已經不再是一個人。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983評論 6 537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772評論 3 422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947評論 0 381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201評論 1 315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960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350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406評論 3 444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549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104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914評論 3 35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089評論 1 371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647評論 5 36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340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753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007評論 1 289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834評論 3 395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106評論 2 375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He deals the cards as a meditation 他出牌前沉思冥想And those he p...
    隱劍鬼吊閱讀 1,674評論 2 2
  • 文 /咳咳灰 今年畢業的職場菜鳥剛剛拿到第一個月工資,要知道工作頭幾個月正是困難的時候。你可能會畏懼早高峰和加班的...
    熊太行閱讀 622評論 0 6
  • 小伙伴,在我們日常寫網頁的時候有沒有注意過Meta 標簽,你對它了解多少呢?Meta標簽是HTML語言head區的...
    落魂灬閱讀 499評論 0 0
  • 隔山,山有多高?隔水,水有多遠?山高高不過守望,水遠遠不出思念,山高水遠你走不出我守望的城堡,天涯海角你夸不過我思...
    十三度空間閱讀 147評論 0 0
  • 首先,我很開心,我再也不會為了某人擔心,害怕,開心,傷心,所有的喜怒哀樂! 我們現在的關系--只剩外面的軀殼! 有...
    流沙逝閱讀 323評論 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