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這是一篇臺灣作家張曉風寫的一篇著名的散文。短小卻精悍,值得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深思。每天清晨,當?shù)谝豢|陽光照進校園時,家長把孩子送到校園,各位老師,你有沒有想過,你的教育,你的行為,將培養(yǎng)出一個什么樣的人呢?將還給家長一個怎樣的孩子呢?
? ? 小男孩走出大門,返身向四樓陽上的我招手,說:
? ? “再見!”
? ? 那是好多年以前的事了,那個早晨是他開始上小學的第二天。
? ? 我其實仍然可以像昨天一樣,再陪他一次,但我卻狠下心來,看他自己單獨去了。他有屬于他的一生,是我不能相陪的,母子一場,只能看作一把借來的琴,能彈多久,便彈多久,但借來的歲月畢竟是有歸還期限的。
? ? 他欣然地走出長巷,很聽話的既不跑也不跳,一副循規(guī)蹈矩的模樣。我一個人怔怔地望著朝陽而落淚。
? ? 想大聲地告訴全城的人,今天早晨,我交給他們一個男孩,他還不知恐懼為何物,我卻是知道的,我開始恐懼自己有沒有交錯。
? ? 我把他交給馬路,我要他遵守規(guī)矩沿著人行橫道而行,但是,匆匆的路人啊,你們能夠小心一點嗎?不要撞到我的孩子,我把我至愛的孩子交給了縱橫的道路,容許我看見他平平安安的回來!
? ? 我不曾遷移戶口,我不要越區(qū)就讀,我們讓孩子讀本區(qū)的小學而不是某些私立明星小學,我努力去信任教育當局,而且,是以自己的兒女為賭注來信任的——但是,學校啊,當我把我的孩子交給你,你將給他怎樣的教育?今天早晨,我交給你一個歡欣誠實又穎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將還我一個怎樣的青年?
? ? 他開始識字,開始讀書,當然,他也要讀報紙、聽音樂或者看電視、電影。古往今來的撰述者啊,各種方式的知識傳遞者啊,我的孩子會因你們得到什么呢?你們將飲之以瓊漿、灌之以醍醐,還中哺之以糟粕?他會因而變得正直忠信,還是學會狡猾詭詐?當我把我的交出來,當他向這世界求知若渴,世界啊,你給他的會是什么呢?
? ? 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個母親,向你交出她可愛的小男孩,而你們將還我一個怎樣的人呢?
作家簡介:
? ? 張曉風,1941年生,江蘇銅山人,生于浙江金華。八歲后赴臺,畢業(yè)于臺灣東吳大學,并曾執(zhí)教于該校及他處,現(xiàn)任臺灣陽明醫(yī)學院教授。她篤信宗教,喜愛創(chuàng)作,小說、散文及戲劇著作有三、四十種,并曾一版再版,并譯成各種文字。六十年代中期即以散文成名,1977其作品被列入《臺灣十大散文家選集》,編者管管稱“她的作品是中國的,懷鄉(xiāng)的,不忘情于古典而縱身現(xiàn)代的,她又是極人道的。”。余光中也曾稱其文字“柔婉中帶剛勁”,將之列為“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又有人稱其文“筆如太陽之熱,霜雪之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瓔珞敲冰。”皆評價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