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不曾忘記一則新聞,國外一處人家家里發生了火災,當全家人趕去,發現救火無望的時候,就在自家的房屋前拍下了這張珍貴的照片。
我曾想,如果是我遇到了這種情況,我會是什么樣的反應?我會不會心碎一地,然后身心俱悲?答案無從可知,因為誰也不能預測自己面臨突發事件時的第一反應。
而影響突發事件的第一反應,很多時候和這個人當時的狀態有莫大的關系。
我不止一次地想,這張圖片之所以影響力這么大,很多時候是因為那無可改變現狀背后的樂觀與堅強。
今年,媽媽不舒服的癥狀比之前嚴重了些許。
其實在一年前,媽媽就有這種不舒服的跡象,只不過那時的我還處于自己剛畢業時的迷茫與對抗不過父母的威逼利誘回縣城就業的不滿,所以很多時候陷入了不斷的自我反問,因而忽略了父母。
為什么他們不相信我自食其力的能力?為什么他們不理解我想試試的想法?為什么他們強加給我他們自己的追求?
可是,我更加擔心的是,如果我依然固守那每月不到2千的工資,稍一請假就會拮據的工作,假使有一天我父母生病了,我有什么經濟能力來和疾病抗衡?
直到后來,我發現我再這樣哀怨的待在父母給我選的工作地遲早會抑郁時,我堅定地走了出來。
也就在那時候,我發現父母是真的老了,也發現他們是真的需要子女的陪伴。
今年,在工作穩定之初,我就帶著媽媽走上了漫漫的求醫之路。
老媽是一個膽子非常小而內心又很容易害怕成為別人負擔的人。對于我帶她看病時候的花費,她常常覺得是自己使我變得更累,生活更緊張了。
不可否認的是,常常在中午趕路的間隙,我要計算好如何預約時間才能和老媽休息的時間更好的對接起來;如何購買火車票,使得我在趕到車站去接她時,她的等待時間不超過20分鐘;如何在不安的她面前壓抑下自己對她病情的擔憂與隱瞞……
真的,從畢業到現在,無論工作多么繁忙,無論同時面對多少個家長,無論班里是否吵翻了天,我都能很好地說服自己做到“得體地微笑,高效的課堂”。
但是現在,面對她無法確定的病情,面對她不安的情緒,很多夜晚,當感覺到時,眼淚已經流到臉頰。
無數個夜晚,我告訴自己,不要氣餒,要和家人溝通,去調動他們的力量去為老媽的求醫之路出一份力;不要大包大攬,讓一輩子在村莊的老爸也走出來,陪著媽媽,因為他的關懷比我們這些子女更重要;不用總想著求醫,在等待結果的過程中出來參觀一下這個城市。
了解一下,他們的女兒執意出來工作的城市有何等的魅力,有何等的不同;了解一下,他們的女兒在出來的這段時間里,獨立生活的能力有多大的提高;了解一下,當面臨家中大事時,她有多大的承受能力,她有什么樣的方法去打破局面。
到這周,老媽將要迎來很重要的檢查 ,她的內心有一些緊張,但是有什么關系呢?我們不僅有全家人的關心,甚至還為她制定了等待結果期間的參觀地點或者美食品嘗地點。
無論結果怎么樣,我們一家人在一起,這不是一個人在對抗,而是一個家庭。
生活中有常常有許多意料之外的事情,猝不及防地闖進你的生活,不給你喘息的機會,它常常在挑戰你的耐心、你的意志,甚至在一不留神之際把你打的狼狽不堪。
可是又有什么關系呢?
我們在這猝不及防中鍛煉了應變能力,我們在這無休的挑戰中錘煉了沉著冷靜,我們甚至還在這狼狽不堪中還學會了堅韌不屈。
假使這意外常常把你打趴,那不如就勢躺下,用雙手給自己一個大大的擁抱,告訴自己,還有人在默默地愛你。再用手摸著自己的心,問問自己,是不是害怕?然后告訴自己,沒關系,每一個人在遇到自己不能承受的事情時都會感到害怕,這沒什么丟人的,抬起頭,試試看,有什么現在是自己能解決的。
你會發現,在聊天中,事情的因和事情的果是很容易就可以說的清楚的,但在說事情的過程時,常會有很多“我擔心……”、“我考慮到……”這類的字眼,似乎你覺得這會顯得你猶豫不決,不過我恰恰認為這是你的一個思考過程,你考慮到了其他的人或事。
所以,親愛的你,人生的路千萬條,不去走走怎能看到路旁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