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還沒上的大片,只能選一部的話,Sir最期待的就是《妖貓傳》了。
老早就在預(yù)熱。
去年8月的海選階段,就炸出了娛樂圈一群鏟屎官,替自家主子競選“妖貓”。
順時針為姚晨、范冰冰、高圓圓、張雨綺、霍思燕、趙文瑄選送
電影由中日合拍,今年12月上映,海外發(fā)行已簽約至少18個國家。
曝出150億日元(合9.7億人民幣)的制作費(fèi)更是驚呆了日本觀眾。
雖然后來制片人陳紅澄清,不可能有那么多啦。
但影片還是壕氣難掩。
在襄陽,把550多畝藕荷沼澤變成一座古城。
城里的樹木,都是在建城時一棵一棵種下,城建好了,樹也長高了。
城,建起來了;人,住進(jìn)來了。
電影拍得怎樣?
Sir早斷言過,《妖貓傳》難以重現(xiàn)《霸王別姬》輝煌,哪怕是一半。
但Sir仍會心甘情愿為它獻(xiàn)上一張電影票。
為什么?
陳凱歌的審美從沒跌份過。
《妖貓傳》已經(jīng)公布的這兩分鐘預(yù)告片,堪稱中國電影對于盛唐最恢弘、最絢爛的一次想象。
改編自小說《沙門空海之大唐鬼宴》。
作者夢枕貘另一部經(jīng)典作你們一定很熟,《陰陽師》。由它衍生出的漫畫、電影、電視劇、手游,都曾風(fēng)靡一時。
《妖貓傳》的故事發(fā)生在盛唐末期。
皇帝七天七夜睜眼無眠,后暴斃。
死狀詭異,像是中了巫術(shù)。
在此前,一只黑貓居然詭異地開口說人話,還準(zhǔn)確預(yù)言皇帝死期。
這貓,能不是妖貓?
專門記錄皇帝行止的起居郎白樂天(黃軒 飾)與日本僧人空海(染谷將太 飾)開始追查,不料竟引出一樁驚天大案。
歷史奇幻題材。
預(yù)告片里的那座城,耗資16億建造,1:1復(fù)刻由唐皇宮、明德門、青龍寺、凱旋門、千步廊、高力士宅、東市、西市等建筑院落組成的長安建筑群。
重現(xiàn)了中國歷史上,一個最繁華的朝代——“閱盡千古風(fēng)流,獨(dú)占萬世瀟灑”。
金碧輝煌,綴滿九微燈的皇宮,開闊大氣。
長安街上行人如織,商行林立,一派繁華。
西市胡玉樓里,胡姬正舞動腰肢,笙歌四起。
唐朝的興盛,不止體現(xiàn)在物質(zhì),更有精神世界的繁華。
魏晉南北朝時期興起的志怪小說,在唐朝富足生活滋養(yǎng)下,數(shù)量和質(zhì)量都達(dá)到巔峰。
它可能也是迄今中國歷史上最開放、包容、自由不羈的時代——
“連韓國、日本、中亞等地來的外國人,也能在唐代擔(dān)任官職……”
配上原本就詭譎奇幻的故事,陳凱歌對盛唐的情結(jié),化為一場視覺盛宴。
睡美人在貝殼中湮滅;巨大裙擺上的牡丹圖案瞬間展開。
彩尾錦鯉從酒池里一躍騰空;兩個少年縱身一躍,化作白鶴直上青天。
不僅是盛唐氣象。
同時也妖氣沖天。
對于《妖貓傳》的質(zhì)疑也不是沒有。
大家一臉問號的是,楊貴妃的扮演者,為什么是張榕容?
她長相好、氣質(zhì)好、演技好……可是瘦了點(diǎn),五官也很西化。
不是我們想象中的唐朝第一美人啊。
好吧,這里要澄清的一點(diǎn)是,唐朝以胖為美,但也不是越胖越美。
據(jù)歷史學(xué)家陳寅恪考證,楊玉環(huán)體重大概60公斤。
唐朝的貴族存在不同程度的混血,楊貴妃也不例外。所以在拍成電影時,她的長相最好多一些異域感、神秘感。
(看Sir多不容易才給她圓回來)
第一印象上差了那么點(diǎn),但戲,是要靠演出來的。
宴席上,楊貴妃入場后,緩緩回身。
陳凱歌嫌張榕容氣勢不夠,讓她眼神和身段能再加點(diǎn)戲。
這個人物得在某種程度上讓觀眾有一點(diǎn)仰望感覺,你怎么去征服別人,你怎么調(diào)動你自己內(nèi)心的資源……
嗯,像是個被王捧到天上去的女人了。
如果一定要找一個主流審美的豐腴美人,有,包在張雨綺身上。
她飾演捕快的妻子春琴,戲份比楊貴妃更吃重。
在原小說里,張雨綺飾演的這個人物,和妖貓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甚至還有被妖貓“上身”的情節(jié)。
所以Sir猜測,春琴在電影中,某些時刻會帶點(diǎn)若有似無的“貓”味。
所以陳凱歌有特別要求。
光是“轉(zhuǎn)頭”這個動作,也磨了她不下10次。
要么就是動作太大,要么嫌棄她反應(yīng)太慢……
一遍遍來,一遍遍解釋,一遍遍重復(fù)之后,張雨綺轉(zhuǎn)頭的感覺就變了。
從剛開始大咧咧地猛回頭,略帶嬌憨地回。
到最后嘴角帶媚,眼里藏兇地回。
看特寫——
這感覺,對了。
電影里,表演、畫面、服裝、臺詞,陳凱歌的把控都費(fèi)心費(fèi)力。
服裝造型師陳同勛和陳凱歌第一次合作是在《無極》,交出第一批衣服后,就看到陳凱歌在那,拿著放大鏡檢查。
陳同勛在一旁直冒汗。
當(dāng)然最終來看,電影成不成,在故事。
有人開玩笑,看到編劇一欄沒有陳凱歌,就放心了……
因為有陳凱歌在,劇本都不夠好。
“凱歌導(dǎo)演,這個怎么弄?那個怎么弄?”都是等他做決定的人,爭一爭的人,都散去了。
所以這次《妖貓傳》陳凱歌徹底放手,交給更靠譜的王蕙玲。
李安的御用編劇,曾執(zhí)筆《飲食男女》《臥虎藏龍》和《色,戒》。
從夢枕貘的反饋來看,成片高度忠實于原著。
原作者看過電影了,他看得掉眼淚,并沒有說你這個跟我的故事情節(jié)完全不一樣,我覺得非常好。
陳凱歌以往的作品,總是能看到他心結(jié)的某種投射。
《荊軻刺秦王》里為了自己帝位合法,必須殺死生父呂不韋(陳凱歌親自飾演)。
他心里一定還沒能原諒,那個少年凱歌,在那場革命里,為劃清界限推了父親一把。
拍完《無極》后的陳凱歌,好像從電影大師的寶座上滾落,被唾罵得抬不起頭。
而《梅蘭芳》里的那句——
輸不丟人,怕才丟人
怎么看都像給自己打氣。
陳凱歌今年65,“六十耳順”。
大起,大落,他都經(jīng)受過。拍《妖貓傳》的他,好像沒那么郁郁不平、難以釋懷了。
電影這個事不是用來突破的。電影這個事情是你把你自己的真情實感,代入到你的創(chuàng)作中間去,享受創(chuàng)作的每一天。不把它僅僅作為一個工作,而是讓這部電影的創(chuàng)作賦予你人生新的意義。
《妖貓傳》里,那個感性、豁達(dá)又純粹的白樂天,或許是他的映照。
本文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編輯助理:日以繼夜的四百擊、莫妮卡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