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讓我相信愛情的,不是哪個男人,也不是哪部電影或者小說,而是我的父母。
父母都是上世紀70年代的人,父親長母親兩歲,和那個年代的大多數(shù)人有所不同的是,我的父母是自有戀愛結婚的,然后有了我和弟弟。
母親家境比父親好很多,長相清秀,在那個年代是眾人追捧的對象,家里有兩個哥哥,在家中更是備受寵愛。
父親是農(nóng)村家境貧寒的小伙子,學習成績不好,調(diào)皮搗蛋是出了名的,因為成績差,所以留級了,于是,和小他兩歲的母親在了同一班,但是兩個人同班兩年沒說過一句話。
后來初中畢業(yè),母親在外公的安排下在火車站旁邊小商店當了售貨員,父親也輟學,回去開起了小四輪,每天去附近山上拉石頭,每天可以賺100塊,在那個年代最有錢的就數(shù)那些跑小四輪的司機,在打工還不流行的年代,他們掙得比農(nóng)民多,但是也很辛苦,所以一般的商店的主要顧客就是那些跑小四輪的司機,因為有錢,年輕,再加上辛苦,所以他們舍得花錢。
爸爸每一次都會去媽媽在的那個商店去買煙,雖然兩人之前上學的時候沒說過話,但是畢竟是同學,熱絡起來也很容易,一來二往的,爸爸便對媽媽展開了猛烈的追求。
媽媽說,當時就是覺得這個小伙時刻可靠的人,與時便暗許芳心。公外婆也都是豁達的人,對兒女親事很開放,于是,兩人便談起了戀愛。
父親成功撩妹后,如獲至寶,什么好吃的都惦記著回家給媳婦。
記得小時候,那個時候家里還只有我一個孩子,爸爸經(jīng)常從外面出車回來帶著母親喜歡吃的小零食,從來沒有空手回來過。
我上初中的時候,有一年夏天晚上,父親出車回到家,手里竟然拿著薯片,當然不是給我的,是給母親的,因為母親前一天說想吃薯片;家里是不允許吃垃圾食品的,我和弟弟只能在外面偷偷吃,但是母親可以光明正大的吃,因為父親知道她饞嘴。
從小,家里做飯都是父親愛吃什么就做什么,跟別人家的畫風完全不一樣,比如我喜歡吃魚,父親喜歡豬頭肉,我家吃豬頭肉的幾率比魚大很多(終于知道我為什么這么瘦小……)
父母讓我見過最高的愛情境界就是兩個人有說不完的話,記憶里他們經(jīng)常徹夜長談,那個時候的我狠不明白,每天見面的兩個人為什么還有說不完的話。
每到夏天,三伏天40℃以上總會持續(xù)那么半個月,在最熱的時候父親總會叮囑我和弟弟,不要讓母親給我們做飯,讓我們出去吃,然后給母親回來帶一份飯………………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半夜起來上廁所,看見父親在客廳的衛(wèi)生間里洗母親的睡褲,而上面是例假的血。我們家有兩個衛(wèi)生間,父母的主臥自帶一個衛(wèi)生間,客廳一個衛(wèi)生間,平時基本是我和弟弟用外面的,他們倆用自己房間的,父親就大半夜在客廳外面的衛(wèi)生間洗,應該是母親剛換下來的,他擔心會洗不掉,就直接洗,之所以在客廳的衛(wèi)生間應該是怕洗衣服的聲音會吵到母親。
我很小的時候,爸媽就把我放在另一個屋子里自己睡,那個時候也曾哭鬧過,因為關系好的小姐妹晚上都是和爸媽睡得,長大以后才明白,多么聰明的夫妻,孩子也不能影響他們恩愛。
在我成長的階段,小時候一般都是我們一家四口出去玩,后來慢慢的我和弟弟去上學,幾乎都是爸媽兩個人開車出去玩,3月賞油菜花,4月洛陽看牡丹,5月池塘看荷花…… 就算現(xiàn)在,他們倆也經(jīng)常出去轉一下,可能不會走很遠,但是總是兩個人一起。
現(xiàn)在想來,他們結婚這么多年,有了兩個孩子但是依然沒有影響他們之間的感情,兩個人一直像戀愛中一樣。所以,是我的爸爸媽媽,讓我從小真實的感受到,愛情是存在的,愛情是可以長久的,愛情是一種能量,愛,是一種能力。
如今我已長大,在我的心里始終是相信愛情的,我相信兩個人可以長久的愛下去,相信有情飲水飽。相信愛,所以會去愛。
其實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有關愛的禮物,就是在孩子的眼皮底下,父母彼此的恩愛與包容。
感謝我的父母讓我擁有愛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