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五月,沒有提前安排特別多的事。所以多了許多自由的時光,于是在幾個周末逛了幾家書店,認識了新的朋友。在五月讀到一些書,有一半以上都是在坐車的路上讀到的,今年開始,已經喜歡在地鐵上閱讀了。在嘈雜之中,有一片寧靜之地,這也算是給自己創造的一個福利吧。
五月共九本書,推薦以下四本。
一、《人間失格》
讀太宰治的作品,多少會有些不舒服,但每次都能一口氣讀完。他的文字,像一個黑洞,閱讀的過程,我帶著不安和極大的好奇,一步步向前。或許是閱讀,本身會得到一點勇氣,以走近作品。在這本《人間失格》里,太宰治一次次寫到自己自殺求死的經歷,在敏感和孤寂中依然帶著少年的天真,卻缺乏將理想轉化為現實的能力。一切讓感到無奈,又似乎是必然的結果。
1.在他寫小時候經歷中,那些著帶著搞笑和滿不乎的故事,分明是在尋求著一種愛。
2.和不同女人的各種尋死的經歷,也不明白他為什么一次次要去死呢?
3.書中《good—bye》一篇寫的極好。
二、《我與地壇》
成年之后,再讀史鐵生的作品,已不再只單一地用身殘志堅來形容他的一生了。而是他看他對于生命的敬重、對于命運的坦然,對于信仰地堅守。還有,在這么多年的成長中,在經歷過人生的一些波折打擊之后,越來越懂得,像他一樣,不去和苦難對抗、不去抱怨上天的不公,而是和它們相處。
更要學習去面對人生艱難、在細微之中收集美好,變得豁達、堅韌,以此度過今后不可預料的某些黑洞歲月。當人開始有了堅定的信仰,便也有了活下去的信心。他也就懂得,命運面前,休論公道!這是他的答案。
接受天命的限制,接受殘缺,接受苦難。
三、《巨嬰國》
在微博上常有關注武志紅老師,他常常就社會發生的一些事件,用心理學的觀點點評。比如一些家庭催婚現象,父母與子女的紛爭。婚姻中的問題,戀中的離合等。這些現象的都說明一個問題,當下許多人,其實都是巨嬰。本書中就有大量案例。
巨嬰的四個階段:1、我是神,世界必須按照我的意識運轉。2、意愿被拒絕,神變成魔,暴怒并生出摧毀欲。3、對象太強大,暴怒無法表達,徹底無助,轉為壓抑,變成抑郁或討好。4、被害妄想。我的所有不幸都是某某人或某類人害的。我是被害者。
讀完這本書后,我在想,我們一代又一代人,似乎都是在缺愛少安全的狀態下長大生活,先天已如此,唯有在后天保持自己內心的覺知,做真實的自己,面對人生種種變動。不以自我為中心,不控制他人綁架他人。專注耐心,讓心流動起來,讓愛流動起來。
四、《成功心理學》
看名字,像是一本心靈雞湯一樣,實際上它是一本心理書。深入淺出,從分析到課后練習,從以下七個方面來塑造良好的習慣。
一、? 自我意識
真正的自我意識,是對自我誠實。即清楚現實地看到自我的強項和弱項。確立你的夢想和目標,夢想和目標是一種強烈的愿望,它讓你堅守,并促使你在某一天變成現實。探索你的價值觀,你的價值觀幫助界定你是誰,它們塑造你的態度,并幫助你確定優先級。學會發展你的強項。
二、? 目標與障礙
設置你的目標,目標是指向未來的路標。合理設置目標有五大原則:具體、可衡量、可實現、現實、有時間限制。需實現目標中需克服的幾大障礙:試圖取悅他人、并不真正需要它、成為完美主義者、獨來獨往。一旦堅定了目標,就得迎難面目,堅守軌道。
三、? 自尊
當你尊重自己時,你就欣賞你作為一個人的價值觀或價值。你會對自己應對人生的挑戰充滿自信,你相信你值得成功和獲得快樂。提升自尊的方法:確定自我期望,學會喜歡自己(自我接納、承認不完美),修復消極的自我形象(戒除比較習慣),運用積極的自我對話。
四、? 積極思考
積極思考意味著關注那些有益于我們自己、其它人和周圍世界的事物。積極思考是對人生的一種態度,態度是一種預先替我們安排好以某種方式行動的信念或觀點。
積極思考的一些方法:采納積極的習慣(尋找美好、選擇你的詞語,和積極的人在一起,接受而不是批評、限制抱怨)
五、?????? 自我約束
我們常說,自律才能自由。而自律的前提,即是自我約束。自我約束就是不被壞習慣分心,而是做必要之事以達成自己的目標。自我約束的兩大要素是:堅持和自我決定。自我約束還需做到:接受改變、克服壞習慣。(愿意改變、了解習慣、替代壞習慣)
最重要的學習批判性思維,標準是精晰、精準、準確、相關性、深度、廣度、邏輯。
六、? 自我激勵
激勵是促使我們行動、賦予我們精力方向和恒心的力量。激勵促使我們朝向自己的目標前進。甚至而對灰心和挫折時,我們內心的積極動力也會保持自己前進。我們要學會自己給自己激勵充電,認識欲望的重要性,正視自己的恐懼,擴大自己的舒適圈。自我激勵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設置自己的愿景,創造一個細致的心理圖景,在一步步實現目標時,我們就會有更強的動力采取行動,也會在行動的過程中抱有信心。
七、? 資源管理
對我們來說,最重的兩個資源就是時間和金錢。時間和金錢一樣,我們需要知道如何合理地運用它們,這樣才能讓它們為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服務,否則,它只會是困擾著我們的強大對手。所以,我得學會管理時間和金錢呢?這看似兩個不同的概念,卻是可以用同一種規律來管理的。
五月共看了11部電影,推薦以下三部
一、《摔跤吧 爸爸》
毫無疑問,這部電影是五月的主角。所有看了這部影片的人,都會由衷地發出感嘆,劇情的吸引人,立意的深遠。一個電影幾乎可以達到改變一個國家的某一類人的命運,真的可以用偉大來形容。
最觸動我的是電影之外的部分,主角阿米爾汗為了拍這部影片,從瘦到胖,再從胖到瘦,劇中演女兒的演員接受九個月的專業摔跤訓練,作為一個演員,愿意如此付出,真的沒有幾個人能做到吧。這種專業和認真的精神非常值得學習。
一個演員之所以能成為一個好演員,一個人之所以能成為一個厲害的人,都是需要極大的付出和努力的。
二、《步履不停》
這是一個節奏很緩慢的日本電影,從始至終,影里沒有所謂的高潮、起伏,也沒有什么皆大歡喜的結局。平淡地如每一個家庭的日常生活一樣。
這看似溫馨的一家人,也暗藏著悲傷的氣流。父親對兒子期待的落空,他的診所無人接管。母親一直恨著那個讓自己失去大兒子的年輕人。兒子和家人的距離越來越遠。還有浴室里一直破損無人修補的瓷磚,新來的兒媳并沒有得到十分熱烈的接受。
幾代人的隔閡就是這樣,一年又一年地存在,由于不溝通的誤會也在變多。家里的每一個成員也都不敢承認自己有問題最多,就這么磕磕畔畔,平平淡淡,帶著期待,又伴著悲傷,過了一天又一天。這樣的狀況,大概是每一個家庭的縮影。
血濃于心的家人,表面總是渴望著互相陪伴,卻又在長大的過程中,不想與他人同行。于是,我們帶著遺憾、帶著誤解、帶著抱怨,一次次別離,一次次相聚。重復往返,自知無味,又樂在其中。無論如何,我們終將無法抵擋時間的洪流滾滾向前的腳步,也終將不能彌補所有的遺憾、悲傷。
三、《觸不可及》
兩個完全不同世界的人,在電影中惜相伴。用各自的人生價值觀影響著對方,不是要求、不是綁架,只是一點點地感染著彼此。是一種平等的付出,和平等的傳遞。
人與人之間最真摯的情感,來自于平等的相處、沒有可憐,沒有自大,沒有刻意地強調自己的付出和犧牲。任何一段好的關系,都是兩個人可以互相給對方好的影響,到相成就和幫助。男二黑小哥,并不是什么出色的“好人”,但是他的自信和幽默還真是讓人覺得很歡樂呀。雖是一個友情電影但是像愛情一樣讓人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