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家祖祖輩輩生長在農村大山里,生活中和黃土總有打不完的交道,所以和黃土的感情自然深厚。俗話說:“萬水千山總是情”,其實黃土也有情,要不怎么說:“三升黃土就能養一個人”。
? ? 黃土之所以能養人,是因為黃土不僅有情有義,還有生命。中國神話中,女媧摶土造人,讓荒涼寂寞的大地富有生氣。古時候產婦生產時,必須在土炕上鋪一層厚厚的細土,產婦坐在上面分娩。雖然有些不可思議,但這足以看出黃土與生命存在千絲萬縷的關系。春天,健碩的農家漢子扶犁翻土,撒上種子,種子在土的懷抱里發芽、生長。俏麗的小媳婦將一把菠菜籽撒在屋后小園里,不多天便長出了綠油油的菠菜。慈祥的老婆婆顫顫巍巍、小心翼翼地捏起一根根蔥秧苗,整整齊齊埋在土里,蔥秧苗便會欣欣向榮。小孩子也會從遠處挖出一株杏子樹苗,在院子里找一個相當滿意的地方栽起來,杏子樹也會茁壯成長。黃土將自己的生命化作大地的一片蔥蘢。黃土也是最講信譽的、最不會騙人的,只要你給他一粒種子,它就還你一片希望。
? ?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黃土也有大美、大用而不言。黃土這種組成世界的必要元素,這看似廉價、不起眼、俯拾即是,卻是這世上最有用的東西。它用溫暖和柔情養育了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用黃土筑累成的土坯房,房內土炕、土鍋臺,一切都是黃土的杰作。小時候,如果不小心劃破了手,母親總會小心地捏一撮細細的黃土敷在傷口,還要念一句咒語:“一撮綿綿土,哪兒破了哪兒補。”這神奇的咒語一念,立刻止血、消腫。還別說,黃土真有藥用功效。生活中,掰幾塊土鍋臺里的灶心土泡水喝,可以有效治療緩解嘔吐。如果有腳臭、足癬等癥狀,赤腳穿布鞋,鞋內裝適量細黃土,兩天便可徹底根治。《本草綱目》中說:黃土,溫脾滲濕,性燥而平,氣溫而和,味甘而斂,以藏為用者也。故善主血失所藏,如《金匱方》之療先便后血;《別錄》方之止婦人血崩,漏帶赤白;《蜀本草》之治便血血痢,污穢久延;雜病方之定心胃卒痛,溫湯調服七劑即定。總之,將黃土依照病癥或煎湯內服,或外用調敷,不用付一分錢醫藥費便可藥到病除,豈不快哉!
? ? 站在黃土高原舉目四望,溝壑縱橫、溝壟相間,簡單粗狂卻叫人心安,只因為它的永恒。那些所謂可以永恒的愛情誓言,哪怕是當初的山盟海誓,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沒有共看夕陽無限好、人與夕陽共黃昏,也沒有愛你到永遠。人赤條條來又赤條條走,很多東西是帶不走的,比如金錢,比如權勢。昨日輝煌,今日浮云。無論是貧困潦倒,還是腰纏萬貫,無論是籍籍無名,還是聲名顯赫,人都終化一抔黃土,隨風散。四季會變換,金屬會生銹,河水會干涸。草木、動物都會枯萎、死去,也都將化作一抔黃土,隨風散。唯獨黃土是永恒的,一百年、一千年、一萬年……黃土還是黃土。
? ? 黃土能包容萬物靈性,包容萬般枯榮。像一位不老的母親,用用不枯竭的乳汁滋養萬物,用永恒不變的真愛包容世間的一切。歲月在它身上留下刻痕,黃土把最好的都化作塵世的繁華,自己獨自咀嚼時光。也許唯有沉默才能讀懂沉默,奉獻才能回報奉獻。黃土在無言中俯首,用沉靜仰觀世界,用厚重孕育生命。雖仰望天之高遠,卻也恒守己之敦厚。他不羨天空一掠而過的飛鳥,不慕肆意漂泊的白云,不妒蒼穹飄渺浩瀚的蔚藍,因他自有千般溝壑,自有返璞歸真,自有質樸之色。與其說世間萬物最終化作黃土,還不如說黃土創造了世間萬物。
? ? ? ? 我們每天面對柏油長蛇、水泥巨獸,走在硬化路,踩著地板磚。在高樓林立中無奈,在車水馬龍間彷徨,在繁華中喧囂,在糜爛中狂歡,可還記得那一捧純粹的土黃。我們踏著這片黃土地,卻忘了黃土的樣子,就像忘了當初的自己。
我們不曾被風沙迷了眼睛,卻被浮世蒙了心靈。眼睛迷沙,可醫,心靈蒙塵,不治。如果你覺得自己已經走得太遠,以至于忘了為什么而出發,那就請你走向田野,走向大山。俯下身掬一捧黃土,聞一聞它的味道,聽一聽地母的心跳。你會明白什么是愛、什么是真,如此才能心不迷茫,腳踏實地。
? ? ? 其實無論我們愛與不愛,黃土地就在那里,不言不語,不離不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