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自己一個人去了醫院。昨天和baby約好等她下課一起去的,后來想了想,我還是自己一個人去了。在醫院給媽媽打電話,媽媽說你自己是不是太逞強了。也許吧,可是我只是想在我真正成為一個大人之前,能經歷的多一些,再多一些。這樣如果我真正遇到猝不及防的情況時,我不至于兵不成行馬不成列,只余一派兵荒馬亂的煙塵。
在中醫門診的時候碰到一位頭發花白又耳背的老奶奶,76歲,一個人來看病,可是我又什么都幫不了她。她笑著摸著旁邊一個五歲小姑娘的手,雖然耳背可是很努力地聽小姑娘嘰嘰喳喳地說話,我想她喜歡的應該是小孩子鮮活的生命力吧。姜喜寶說,如果沒有愛也沒有錢,至少她還有健康。可是我寧可不要愛也不要錢,我只要健康。身體是自己的,什么問題都別當成是小題大做。人生既然開始和結束都是來自于光明的,那窮其一生,就是為了撕扯黑暗。
前兩天刷知乎,刷到「你覺得你最冷靜的一刻,是什么時候?」這個問題,從幾萬贊的高票回答一直刷到了底下,其實不難發現,真正需要你冷靜鎮定時,大多都是你一個人的時候。沒有誰能夠永遠陪伴你,也沒有誰能夠一絲不茍地呵護你。人生這么短,何必總是經歷措手不及呢?所以,學會辨認東南西北,學會防身技巧和急救知識,學會做飯,學會自己開瓶蓋,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就是為了當真正自己一個人的時候,能夠從容一點,而不是靠著一句「多喝熱水」一邊哭哭啼啼一邊麻痹自己。
大多數人習慣了沉默,卻又渴望被了解。渴望別人從自己的眼睛里讀懂孤獨、讀懂訴求,可是我們被賦予嘴唇與聲帶,就必然有存在的意義。世界這么大,生活這么忙,沒有人會每天專注地去分析你的心情,你高興了還是不高興,你傷心了還是不傷心。有情緒就要表達出來,不想等不值得等的人就不去等,不想吃的飯就不吃,不想笑就不笑,因為最委屈的永遠都是你自以為是的遷就而別人毫無知覺。說出來可能很難,可這更是一種解脫,當你做了你能做的最大努力時,順其自然就好。而不是兩手一攤就這樣吧的「從心」,你慫你活該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