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得考慮兩大要素。會議的性質。是內部會議?外部會議?還是其他情況。會議的主題。主要是要考慮會議主題你是不是擅長,是不是熟悉了解,是否有內容可以輸出。
其實開會時,積極發言這個事情屬于一把雙刃劍。好處是,展現了自己的風采,在領導面前刷了臉。缺點是,可能會暴露自己的無知;或者即使你真的才華橫溢、創意非凡、想法很有建設性,萬一剛好和領導傾向的南轅北轍,那你在會上慷慨激昂一番也是蠻尷尬的。
所以,開會時到底要不要在領導面前積極發言呢?提一個關鍵:timing!(讓我來翻譯一下這個洋氣的說法,就是時機)。解釋一下,什么才是適合的時機。舉個例子,如果你是一個策劃,主攻文字、內容方向的,這時候參加了一個有大老板、大領導在場的乙方設計公司為你們公司今年一個大展會進行搭建的設計提案會。
來我們分析下這個背景:1.有大boss,而你只是個小嘍啰,那么也就是說其實會上留給你發言的機會非常少,所以不需要一開始就設想給自己加戲,要擺正自己的位置。
2.你是一個文案,一個內容策劃,你的靈魂充實的是文字,而不是畫面,對于搭建設計這個版塊來說,你就是個絕對的外行!所以,再次搞清楚自己的角色是很有必要的。
那么分析到這里,各位可能會覺得說,那我就做一個安靜的美男子,全程微笑陪老板們開完這個會就行了唄?
No!Absolutely no!
首先你要明確的是,老板不會讓他覺得跟這個事情無關的人員來參會,你以為老板真的看你長得美喊你來撐場面嗎?所以你的到來,一定是要為這場會做出貢獻的。
那么參加一場自己并不擅長的主題、而我身份地位又不高的會議,可以怎么努力并表現好自己呢?
提供一些小tips:
1.做好筆記。且不說這是你自身并不擅長的領域,即使是掉到你飯碗里的內容,做好筆記也絕對不吃虧。關鍵時候,進行一個SWOT分析都是可以的,而那個時候你的筆記一定是你的制勝法寶。
2.化陌生為主動。如果會議的主題恰好落在你的陌生領域,這時候,從你熟悉的點去思考討論是最好的方法。從上面這個例子來看,搭建設計提案,這個場景的主題是什么?想要展現的調性是什么?想分成哪幾個領域?分別展示的主題又是什么?這都是并不精通設計的你卻可以從策劃角度進行頭腦風暴的好角度。只要等到老板一聲召喚:元芳你怎么看?你就可以擺出這些疑問和自己的觀點大殺四方。
3.等待絕佳時機。時機,是我一開始就強調的重中之重。在上述例子中,作為小角色的我們要如何把握在老板面前的發言機會?首先,看老板是否有想法讓你們提意見。如果老板自己就想演完整場主角,那你就安心當他觀眾;如果老板聽完提案后,望向你們說,有啥意見你們說說看。這時候你就可以不慌不忙開始說出自己的觀點。記住,一定要有理有據,拋出去的問題自己也要圓的回來。切忌往死里說,結果老板對你提的問題很care問你那咋辦?你卻只能懵逼的那種蠢事千萬不要做。即使是對別人提意見,也千萬留條活路,最好是你有相對應的可以嘗試的解決辦法為妙。
最后小結一下,其實絕大多數老板還是喜歡有想法、敢發聲的好員工。所以在開會時積極發言為老板貢獻自己的智慧與力量是蠻有必要的。不過這一切的前提是,咱肚子里得有貨!所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多積累、勤思考,要發揮的時候咱也沒在怕的,好好表現,這樣就能盡可能抓住每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