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一個朋友弱弱地和我說要借錢,有急用,想想他以前對我的幫助,真心想幫他,然而囊中羞澀,不得不拒絕,一瞬間感覺自己好像失去了這個朋友。無能為力,只能自嘆生活艱難。清晰的記得買房前一家人計算收入支出,為了自我說服買房,還硬是把年終獎按頂格算,樂觀的預計2020年兩個人都會漲工資,現在想想:“哪來的自信”。有人月月光,然而按揭的家庭有時候不光是月月光,很可能是月月負,比如周老師家,工資不夠按揭,還負債累累,在即將要迎來家庭新成員增加又一筆開銷的時候,還不得不重新租房。生活就是這樣,接踵而至的有可能是更囧、更難。
畢業后,第一次自己租房,不租房,你只知道房租貴,但貴與不貴好像和自己一點兒關系都沒有,就像完全買不起房的時候,說房價高,高與不高和我有什么關系。等到真的去租房的時候,你才知道你住的這個地方到底有多好,房子到底有多貴。不得不考慮去再遠一點的地方租房,比如光明,想想房租,想想要搬家,想想以后產檢,想想以后上班,我感覺自己要焦慮了。
人總是會在自己艱難的時候,忍不住抱怨一下,生活艱難。上周末和一個研究生同學聊天,他說按揭前兩年都這樣,他當時第一年也是很窮,準備報考二建都沒錢,還是借錢報名的。一下子好想讓2020和2021年瞬間漂移走,或者一下子能穿越到2022年就好了,也許那個時候就沒這么難了。周末的晚上和李工一家聊天,一樣的問題,要按揭,要租房,小孩要上學,月月光。
開始懷念剛畢業的日子,雖然工資低,可是住房有政府有公司為你操心,剛畢業就像是孕婦被呵護一樣,走到哪里都是被照顧的對象。那個時候感覺自己真的是被當作“人才”留在了這座城市,當你喜歡上這座城市,踏踏實實的留下來后,你才發現你賣身給了這座城市,此時你早已沒有了孕婦時的待遇,有的只是賺錢贖身。不禁感嘆一句,還是剛畢業沒結婚前最富有啊。
生活總是在很多年以后那才叫生活,現在只能叫生下來活下去。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得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