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過如此》
001 童年記憶
對于林語堂而言,童年記憶對他的一生影響遠大,童年的山水造就了他淳樸的為人,童年的快樂生活讓他一生流連眷念。
002 中國人的哲學態度
他認為,中國是一個用哲理眼光看世界的民族,中國人散發出一種輕松愉快的態度,如此才能經過四千年的高壓繼續存在。
003 精讀
林語堂只讀最高尚和最下流的作家的書,因為最高尚的是人類思想源頭,最下流的事民間智慧。
004 矛盾
在林語堂自己看來,他是一個充滿矛盾的人,其實每個人都是矛盾綜合體。
005 工作
人類事唯一工作的動物,因為人類的生活更復雜,人們獲取食物比動物難,這樣沒有玩樂的生活有充滿智慧的人類一手創造,同時折磨著自己。
006 享受
精神享受和物質享受不能嚴格分開,作者認為應該享受生活,忘記自己,將我放在宏觀的宇宙中,而不是把宇宙限制在人類活動范圍內。
007 信仰
哲學是一個人對宇宙的了解產生的人生態度,科學也好,宗教也罷,文學和藝術都是從不同方面去描繪生命。可以說,科學與宗教并不沖突,科學是對生命的好奇心,宗教是對生命的敬畏心。
008 女人觀
他認為女人的直覺和生存本能勝于男人,比男人更貼近人生,更愛好和平。
009 結婚大事
勇擔結婚的義務,才能享受婚姻的美好,他認為每個人都應該努力學會如何與人相處,選擇合適的伴侶,而不結婚的人并不是因為找不到對象,而是他們寧愿單身。
010 家族樹
每個人是家族樹上的一部分或一個分支,生于樹,長于樹,也會用光合作用為樹輸送一部分養分。同時,妻子對家庭生活的影響十分大,她決定了家庭的整體性格和子女的健康和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