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來在簡書上寫東西,也是這一星期的事情,之前是在網易博客上寫,但是,博客上的東西,沒有像在手機上,那么方便,可以隨時隨地把心理感觸寫下來。在美篇上也寫過幾次,但是,美篇上的排版不是我所喜歡的,于是,便有了簡書。都說現在的人出門只需要三樣東西:手機,身份證,鑰匙。仿佛有了手機在手,天下我有的感覺,仿佛有了手機就好像是擁有了全世界。現在的我只想說,有了簡書,就像是打開了另一個新世界的大門,充滿了神秘和奇妙,等著我去探索。
之前的我特別喜歡看小說,好像是從大二下學期開始的,那個時候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間就迷上了看小說,但是不喜歡紙質版的,特別特別喜歡看電子書類的。那個時候,沒有錢,買不起智能手機,下不了那么多讀書APP,經常是周六周日,一整天窩在學校圖書館里的電子閱覽室,看帖子,搜推薦,各大網站推薦的小說統統下載到手機內存卡里。那個時候,32G的手機內存,一半是各大流行的歌曲,一半就是被當時的我“奉為珍寶”的小說。經常性的,大晚上不睡覺,躲在被窩里熬夜看小說,第二天起不來,讓室友幫忙占座,那個時候的我,還都是乖乖女的形象,不敢光明正大的逃課,甚至不敢掛科,那些看小說花費的應該用來學習的時間,在期末考試的最后半個月竭盡全力的找補回來。那時候,還不流行劃重點,每每到最后半個月,就拼了命的泡圖書館,背書,做習題,那半個月,除了吃和睡,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了學習上,因為,不想掛科,是我唯一的想法。雖然,最后的結果還都不錯,獎學金照拿,但是,只有我知道,自己拿的有點心虛。
有人說過,我這個人有點偏執,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把它做夠了,膩了,才會結束。就好像一段時間,我特別喜歡吃學校食堂的砂鍋面,每天中午、晚上都要去吃,還都是吃那一種,丸子砂鍋面。吃到后來,那家的老板都認識我了,吃到最后,室友都很無語的說你能不能不要吃了,吃了那么久,還沒膩嗎?!膩嗎?還沒有,這一吃,我整整吃了半年,以至于,后來,我再也沒有吃過一次砂鍋面。看各種類型的小說,也看了差不多4年了吧,當時為什么看小說的原因,我已經忘記了,我只記得還是在高中的時候,就特別喜歡看讀者,文摘之類的,那個時候,班里還偷偷的流傳著幾本據說當時特別火的小說《泡沫之夏》、《壞蛋是怎么煉成的》諸如此類。那個時候,我暗暗對自己說,等我上了大學,我一定要把圖書館里的書看個夠。結果……好吧,真心的一言難盡,我是看了個夠,但是,是把各種小說看了個夠。現在的我,突然就不喜歡看小說了,就好像突然膩了那碗砂鍋面一樣。看了那么多,我明白一個道理,小說里的人生,你不曾擁有,你的人生,小說也不曾參與,看的再多,不幾率下來,終會隨著時間而消逝。也許當時的你,心情隨著主角的遭遇沉沉浮浮,可是,最終也沒有一個結果,看了就看了,心理想什么當時想想也就過了,猶如清風拂面,也許那一剎那是舒服的,但是之后,在你心理沒留下一絲痕跡。也許,未來的某一天,當你看到類似的畫面或是文章的時候,會有一種異樣的熟悉感,但也只是熟悉而已。
現在的我,突然間就迷上了寫作。雖然,現在寫的東西,也許就只能算是隨筆,心情筆記,亦或是隨便寫寫,傷傷春悲悲秋,心之所致,筆之所往,也許你看來看去根本不知道我在說些什么,想要表達什么意思,但,這也是我此時此刻,最真實的想法。我喜歡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記錄下來,也許言之無物,也許空洞乏味,但是,我只是想把目前我想做的這件對我來說很有意義的事情堅持下去。也許,有一天,當我回頭看看這些寫下的東西,會回想起此時此刻那種奇妙的心情。
我喜歡在簡書上寫心情,或是可以稱之為日記,因為,你不認識我,我也不認識你,有些話,有些事,可以對對陌生人說,可以對自己說,卻不可以對父母親人朋友說。也許,我的言辭幼稚,文筆粗糙,但這卻是最真實的我自己。現在的我們,被迫充當很多角色,好學生,好兒女,好員工,以后,也許會是好父母,好領導……被迫帶上一個又一個面具,但這也只是,把那個最真實的自己越藏越深,越推越遠。你需要一個獨處的時間,需要一個平臺讓你釋放最真實的自己,讓你放下重重防備做最真實的自己。這里,不似你的朋友圈,說什么話,寫什么事都要斟酌斟酌再斟酌,表面看似光鮮亮麗,內里的茍且又有誰知呢?你有心情,可以說給簡書聽,說給陌生人聽。也許,寫著寫著,你破繭重生了也說不一定呢。我喜歡在寫作中探視內心深處最真實的自己,那些我不敢說的話,那些我不敢承認的事,在寫作中,我能看到自己內心深處最真實的答案。在這里,我審視自己,寫下那個最真的感受,記錄那個最真實的自己。
如果人生是一出出的折子戲,在劇中盡情釋放自己的歡樂悲喜,我有心事,你有酒,擺好座椅,放上幾盤下酒菜,過往朋友,好戲開場了,喝一杯看一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