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亮劍》這是一部經典的抗日電視劇,這部電視劇一經播出引起強烈反響。這部電視劇我前前后后看了三十遍,而且每一次看都能看出不同的心得體會。這幾天我就把自己對這部電視劇的心得分享給大家,透過不同角度剖析這部電視劇的亮劍精神。
李云龍的獨立團是一個典型的八路軍部隊,嚴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八路軍在抗戰初期,士兵軍事素養和文化程度都不高。但他們對共產主義事業的向往和愛國熱情極高,雖說很多八路軍領導很多和李云龍差不多。都是泥腿子出身,他們當下鋤頭拿起武器就是士兵。
來的早的八路軍就被提拔成領導,他們憑借一腔熱血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稍微好點的能讀過軍校,而且大都是八路軍的高級將領。而國軍的軍官都是科班出身,從黃埔軍校或是保定軍校畢業。要么就是從日本武官軍校學習過,像楚云飛就是典型科班出身的軍官,在地圖上畫圖特別標準。八路軍軍官綜合能力和國軍軍官相比差距還是很大的。
2
有差距就得狠抓訓練,八路軍注重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他們缺少槍支彈藥,可射擊照樣精準。他們沒有后勤保障,干脆就把日軍的后勤補給當做自己的補給。這樣的部隊打仗肯動腦子,平時肯下功夫,自然可以打勝仗。
李云龍帶領的獨立團在訓練上下的功夫要比國軍和日軍多太多,平時嚴格的訓練讓他們成為戰場上的虎狼之師。關鍵時候能夠打硬仗,打勝仗,一次次讓日軍膽寒,更讓國軍不敢小視。
當楚云飛的炮營和一個步兵營進駐大孤鎮時,李云龍直接在楚云飛部隊附近駐扎三個步兵營。楚云飛的部隊六點半開始訓練,而李云龍的部隊六點就已經開始訓練。這提前半小時的訓練就對楚云飛的部隊產生巨大震懾作用,最后楚云飛沒有辦法,只好讓自己部隊撤出大孤鎮。
珍惜一切時間抓訓練,這是八路軍最鮮明的特點。八路軍吃苦耐勞是出了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就是最好的見證。文化程度低,武器裝備差,吃的住的都不好。他們必須想盡一切辦法抓好訓練,通過訓練來彌補自己的短板。
3
李云龍和趙剛是一對好搭檔,他們在和鬼子一次白刃戰中吃點虧。領教了鬼子拼刺刀的本事,日本鬼子雖說身材矮小,可他們伙食好。身體素質好,而且平時訓練有素尤其是拼刺刀上。在抗日戰爭時期,一個日本兵拼刺刀可以打得過三個國軍士兵。
李云龍為了不讓自己的士兵在戰場上拼刺刀丟掉性命,就要求自己的士兵把平時訓練當做實戰。當時他就要求士兵們拿出實戰的勁頭來訓練,一對一的拼刺殺。當時的一營長張大彪就和李云龍說咱們的士兵沒有護具,前幾天就有士兵被捅斷兩根肋骨。李云龍馬上就罵張大彪,少給我扯淡,老子要是有護具還用你說。人人都有一把機關槍才好呢?誰還拼刺刀,上來就突突多過癮。
張大彪無話可說,就執行命令,讓士兵們一對一拼殺。大家拼的都急眼了,一營長張大彪和二營長沈全都開始大打出手。政委趙剛看到這種情況就和李云龍說這樣是不是有點過了,看著心驚肉跳,李云龍說沒事就這么干。戰士們訓練時斷了肋骨總比戰場上丟掉性命強,這樣的訓練讓他的士兵更有戰斗力。
平時訓練嚴格,李云龍的士兵到了戰場上就更加勇敢。因為士兵們對自己更有信心,到了戰場上自己擊敗敵人的概率更高,更容易活下來。而國軍士兵在戰場上往往是憑借人數多,武器裝備好和日本鬼子抗衡。可平時訓練不到位,到了戰場上也是信心不足。
4
國軍一到打硬仗惡仗的時候,士氣很容易被小鬼子擊垮。在中條山之戰中,原本國軍占據有利地形,而且人數占優。可就是缺少奮勇殺敵的決心,被敵人殺出一個口子整個中條山守軍馬上變成待宰羔羊。
一對一拼刺殺只是基本訓練,在部隊訓練上李云龍和趙剛還真下了很大功夫。趙剛建議部隊應該把那些有特長的士兵挑選出來,有的人射擊準,有的人會武術,有的人投彈厲害。李云龍就特意殺了一口豬,煮了一鍋豬肉。在那個年月能有聞到豬肉香味那是多大的誘惑呀。然后擺一個擂臺,有特長的士兵完成制定任務就可以吃肉。
張大彪撂倒了李云龍吃到了豬肉,王根生投彈準吃到了豬肉。這些選拔出來的優秀人才他們平時訓練時就可以作為指導員,來指導士兵特殊技能。這樣李云龍的士兵的能力就呈現出多樣化,拼刺刀時有能人。炸碉堡時又有投彈準確的投彈手,這樣的部隊打起仗來就能配合得當。
不得不佩服大老粗李云龍和文武全才趙剛,他們兩個人搭班子總能弄出一點鬼點子。而且這些好的點子可以讓部隊戰斗力越來越強,在平時的訓練中戰士們學會把訓練當做實現,用實戰來提高訓練。
5
李云龍還有一個殺手锏就是哨兵訓練,別看李云龍平時大咧咧。張嘴就罵人,而且沒有文化,可人家做事粗中有細。在哨兵站崗上一點也不馬虎,而且每天晚上他都要自己親自查哨。
在趙家峪一次偵查中,李云龍查哨,分別看到自己的明哨和暗哨。這明哨我們都能明白,可還有暗哨,而且位置不固定,暗哨是獨立團把保險防止有內奸。這樣在哨兵上獨立團就等于上了雙保險,可以看出李云龍是多么用心。
可就是對警戒哨如此用心他還是要親力親為,在查營房時發現戰士朱子明離開很久。他用手摸了摸炕的溫度,發現已經涼了,憑借他戰爭的敏感性。馬上叫醒了團指揮部的所有戰士,大家緊急集合。
果然不出李云龍所料,山本的特種部隊已經從斷崖上來了。李云龍多虧發現及時才避免自己部隊全軍覆滅,這就是一個部隊長官的警戒度。因為他平時注重細節,所以關鍵時刻獨立團可以反敗為勝。
6
獨立團除了在身體上加強訓練,提高自己的戰斗力。同時在精氣神上的訓練也很到位,一個士兵能打不是什么本事。關鍵還要有一種不屈不撓能打硬仗的精神,有些時候精神比能力還要可貴。李云龍在每一次講話中都注重給士兵傳達亮劍精神,不停的給自己的士兵加油打氣。讓他們拿出野狼的勁頭,到了戰場一定要嗷嗷叫。
李云龍的士兵因為受到鼓舞和激勵,他們到了戰場就成為一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軍隊。打到那里那里就有他們勝利的足跡,盡管他們也打過敗仗。即便如此沒有那個士兵不是死在沖鋒的路上,如果不是平時訓練有素,到了戰場只有腿軟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