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見到這個題目真是有點犯難,一直拖到現在才肯動筆,我甚至想要是有那么一臺機器在我聽音樂時直接對著大腦掃描,你們就一清二楚了,因為,我的毛病是,一直都拙于表達、體會越深越是說不出。但是,也并不想找一個駕輕就熟的題材來寫,在這三十天的時間里就按照老師安排的題目,把自己放空,全然的交付吧。
? ? ? ?昨天群里的一位筆友推薦了電影《愛樂之城》,本想安排今天去看然后找到一些靈感再去寫作,但終因和學習的時間沖突只好放棄了,此時腦子里依然沒有內容和靈感,因為相對于電影,幾分鐘的音樂對我而言更多的是一種感覺,一種情緒的撫慰,最終它能讓我變得心情舒暢而平和。這里先不說哪一種類型的音樂,而電影,雖然因為感官刺激更直接,深刻的內容還能給人留下更多的思考,但音樂在療愈人的內心方面,不得不說它更方便而且更具有實效性。
? ? ? ?我對音樂的喜愛都是隨性的,從未刻意去選擇和尋找過,但至今還都喜歡的如一些經典老歌,比如刀郎版的《在那遙遠的地方》。樂曲里面如西崎崇子指揮的小提琴曲《梁祝》,加入了鋼琴和管樂的配合憂怨、靈動又氣勢磅礴,像是聽一位老友在講述他一生的故事。大提琴曲最喜歡電影《倩女幽魂》的主題曲《殤》,大提琴低沉而渾厚的音域在不動聲色間便傳達了哀怨的字眼兒,不禁讓人嘆息生命的轉瞬即逝。民族音樂里最愛蒙古族歌曲,馬頭琴的哀婉永遠牽著你的思緒回到壯闊的草原、想念著遠方的親人。我沒有聽過歌劇、沒看過音樂會,不知道那是一種什么感覺。對音樂熱愛的標準就是自己認為好聽打動我的,也經常在路上聽到遠處流浪吉他手的歌聲不由得被深深吸引,然后跑過去留下了微信,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 ? ? ?就目前而言,我接觸最多的是流行音樂,準確的說是通俗歌曲,一種是節奏感很強的、歡快的,因為經常讓我有昂首挺胸、自信滿滿、大步流星行進在這個時代的同步感,并時刻準備著去處理和解決問題。帶著耳機時我覺得自己就是一個麻豆,即便是業余的又怎樣?那時仿佛世界就在我腳下…另一種就是曲調變換較多的抒情歌曲,因為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另一面,敏感、謙虛、禮貌、善解人意、理性、謹慎…那個時候我的眼神和說話的聲音都是輕柔的。這段時間總是在聽的劉湘云的歌曲,其中有一首《漂洋過海來看你》。
? ? ? ?我想這是音樂帶給我的魅力,讓我很有幸福與滿足感,因為不是專業的音樂人,我在想對于一首歌曲,到底是歌手的聲音吸引我還是音樂本身的旋律吸引我,到底是誰襯托了誰,誰把誰變得更突出,當我不斷的重復聽一首歌沉浸在其中時,歌者的聲音和旋律不斷的交替涌現而令我不能自拔,好的歌者能把好的樂曲理解并融入感情,所以我們就透過這個聲線似乎也感受到了他/她的內心,似乎我們曾有過相同的經歷,故事和心情,這大概就是通過音樂所能體會到的更豐富的情感吧。
? ? ? ?物理學家萬維鋼老師曾提到,一個人三十歲之前喜歡的歌,到三十歲之后基本就不會變了。這個我倒是有不同感受,因為我的確是三十歲之后曾堅持了有近10年都重復喜歡那些老歌,但現在還是變了,因為心情變了。再唱那些老歌,已經覺得感情不夠充沛索然無味了。
? ? ? ?對同一種音樂有著相同喜愛的人,無論男女、老少、國籍,都能很快的拉進彼此的距離,這就是音樂帶給人心靈的魔力。
好了,一千多字有點剎不住車的感覺,寫著寫著漸漸發現原來我也可以感性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