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快遞——召岳飛的“十二道金牌”并不是金子做的

宋高宗紹興十一年(公元1141年),岳家軍戰勝完顏宗弼(金兀術)取得郾城大捷,并乘勝繼續北伐,準備“迎回二圣,收復失地”。在前鋒已經抵達朱仙鎮,直搗黃龍,與諸君痛飲指日可待之時,岳飛卻受到了宋高宗趙構的“十二道金牌”,十分任性地要將岳飛召回。而面對南渡以來從未有過的大好形勢,岳飛不得不班師回京,并慨嘆“十年之功,毀于一旦”。然而當時的“金牌”真的是用金子做的嗎?十二道金牌召岳飛班師之事是否真的存在呢?

一、宋朝的“快遞”事業

前一段非常火爆的中國史上第一天才、全才——沈括,在他的《夢溪筆談》中曾經寫到:宋代驛站里的驛送文件,分為三個等級,分別是步遞、馬遞、急腳遞。打個比方,步遞相當于寄平信,郵遞員蹬個自行車慢慢悠悠地給您送;馬遞相當于寄快遞,有專車甚至專機給您配送;而急腳遞則相當于雇傭神行太保戴宗了。在宋代,急腳遞基本上只用于軍事上,最快可以日行五百里左右。

二、當時的“金牌”到底是什么

首先,“金牌”在當時確實存在,并且也的確代表著皇帝本人的旨意。然而金牌并不是金子做的,而是木頭做的,只是用的朱漆金字而已。金牌在當時就屬于急腳遞中的最高一級,是宋神宗的時候設立的。基本上相當于宋朝之前(尤其是漢朝)的“羽檄”,沈括說當急腳遞上路的時候,“過如飛電,望之者無不避路”,可見其重要性。

三、岳飛真的是被“十二道金牌”召回的嗎

岳珂筆跡

然而,岳飛之孫岳珂所作的《金佗粹編》并沒有記錄“十二道金牌”一事,要知道,岳飛生前收到的所有詔書御札全都被《金佗粹編》編進去了,可是在《宋史·岳飛傳》中,卻有明確地寫著“一日奉十二金字牌”。所以,當時的十二道金牌是否真的存在,也是有疑問的。

?

另外多說一句,日行五百里到底是什么速度呢?假設是當時的一里就等于現在的500米(沒有查到確切資料,但大概差不多),那么算下來,日行五百里大概是時速10.5千米。而馬的平均時速是20公里左右,最快時可以達到60公里。仔細想想,這又是一個有趣的話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