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呱呱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有些人明明是同個時期一起進入公司,但有的人,卻沒有什么作為,一直是那個職位,一直拿著死工資。
而有的人,卻一路飆升,就像開了掛一樣,把當年一起進公司的同事,甩在遙遠的后頭。
正所謂,今日的種種境遇,皆由過往的所作所為所決定的,所有的看似意外,皆有跡可循,你今日所得到的一切,皆因你在背后默默的付出。
剛好,最近收到臨公子的新書《你缺的不是努力,而是變現的能力》。
作者臨公子本職工作是IT產品經理,白天上班,晚上寫作,至今已然寫了80w字。
作為理工科出身的臨公子,在寫作上也談不上天賦,不過是利用別人下班休閑娛樂的時間,升級打怪,讓自己成為一個不止靠死工資的職場人。
到底是有豐富的職場經歷,也難怪,整本書能從怎么做好本職工作,下班時間該怎么充電,才能拉開與他人的差距,怎么抓住人生的轉折點,從經濟學角度,理清你的思路。
讀完整本書后,讓我念念不忘的一篇文章是《拉開成年人的差距,在于“主動”二字
》。
是啊,你之所以一直碌碌無為,有可能就是你不夠主動。
凡事要學會,我去做
書中,臨公子分享了他曾經在等餐時,聽到的對話。
A、B、C三個實習小姑娘,A姑娘哭訴上級讓自己做一些不該自己做的工作,還批評自己做的不好,而B姑娘則抱怨自己是運營崗位的,上級竟然讓自己安排團建活動。
只有C姑娘氣定神閑的喝著湯,說自己平時還要幫忙復印資料、分發會議綱要,做會議記錄,上個月也才剛剛安排好團建活動。
A、 B姑娘聽完搖搖頭,說C姑娘真傻氣,何必做自己份外的工作呢?
這讓我想起,我曾經的一個同事。
我們都是同個崗位的,每天非常忙碌,除了要寫推文,還要了解產品,給產品拍照修圖,甚至還要聯系客戶。
我經常是做完后,趁著午休時間煲劇,讓自己放松心情。
而同事卻不同,利用午休時間看隔壁銷售部門的業績報表,研究哪些產品好賣,哪些產品滯銷。
隨后,上班時間再去聯系客戶,詢問不買滯銷產品的原因,再聯系生產部門的同事,改進產品。
一開始,我不理解她的這種“多管閑事”的做法,直到后來,她寫的推文都是公司銷量最好的,以及她越了好幾級,榮升為副總時,我才明白,所謂的“多管閑事”,不過是在給自己的未來鋪路。
有時候拉開人與人之間距離的不是學歷,也不是資歷,而是是否有一顆“主動”的進取心。
無論何時,都是主動者多得
有句話說得好,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臨公子有過2個助理,都是幫忙他處理公號的日常瑣碎。
在第一個助理的幫助下,臨公子越來越忙碌,相反,在第二個助理的幫助下,反而變得越來越輕松,還把第二個助理當成合伙人,一起商議大小事。
難道第二個助理有什么特殊的本事嗎?能讓臨公子做決定前聽聽她的意見。
不是的。
第二個助理很會主動的學習東西。
比如,還沒有幫臨公子處理文章排版工作時,她會主動給臨公子推薦好用的排版工具。
臨公子問她會不會簡單的ps,她馬上說:“不會,不過我可以馬上去學。”
從下載軟件到學習如何使用,再到給符合臨公子要求的圖片,只花了一天。
不僅如此,臨公子只是隨口問她一句對公號發展有什么建議,沒想到,過了幾天這位小助手,竟然給出了一份具體的建議。
看完這個故事后,我不由得感慨:無論何時,都是主動者多得。
曾經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故事。
有2個能力不相上下的年輕人在競爭同一個崗位,就連老板也不知道選誰好。
這時,老板讓他們兩個人去看某個產品價格。
半天后,2個人都回來了。
第一個人,自信滿滿的報給老板想要的產品價格。
而另一個人,除了給老板產品價格外,還給老板提供了同種產品不同廠家的價格。
毫無疑問,后面那個人成功升職了。
很多人,其實能力并不比別人差,而之所以一直碌碌不為,不過是因為算得太精,認為對自己眼前沒有任何收益的事情,是不值得花費力氣去完成。
殊不知,在職場上,你能走多遠,都和你先前付出了多少有關。
正如書中所說的:
“聰明的人,把工作當作展示價值的舞臺;糊涂的人,把公司當作拿錢辦事的工地。”
真正優秀的人,都懂得主動出擊
合上手中的《你缺的不是努力,而是變現的能力》后,想起編劇六六曾說過的:
“不要隨緣,主動出擊。”
誠然如此。
隨著年歲漸長,愈發覺知真正優秀的人,都懂得主動出擊,而不是原地不動,等著機會自己掉下來,或者等別人推著自己走。
那些優秀的人,資歷學歷能力也許不在我們之上,而促使他們變得更優秀的原因,卻是他們懂得主動出擊,去追求自己想要的。
愿我們都能成為一個看到機會懂得迎刃而上主動出擊的人。
共勉。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
原創首發,侵權必究。
我是吳呱呱,多平臺原創作者,我在為了遇到更好的自己而努力著。如果你喜歡我,可以關注我,和我一起為遇到更好的自己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