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些自稱90后代表的人喜歡在公共場合給90后這個群體扣各種各樣的帽子,“張揚”“有個性”“不拘一格”“特立獨行”,并覺得老一輩人的經(jīng)驗已經(jīng)不再適用于90后了,尤其是當有前輩想指正他們身上非常明顯的問題時,這些“90后代表”便會以這類“群體特征”的理由壓過去,反駁其不懂90后。
90后真的就是這種樣子嗎?身為90后的我并不以為然,這只是那些喜歡自詡為“90后領(lǐng)袖”的樣子,他們只能代表他們自己,充其量也只能代表他們那一類人,但絕不能代表所有的90后。
90后的確是最有個性的一代人(姑且不談00后),所謂“張揚”的性格說中了很多90后的實際心理,因此我們才看到當今社會各行各界都涌現(xiàn)出越來越多活躍的身影,他們堅定甚至固執(zhí)地堅持著自己的路,做的事情可能在旁人看來都難以理解,但他們并不關(guān)心他人的言論,他們藐視權(quán)威并且決心顛覆權(quán)威。多么夸張的性格,但這并不全是象牙塔中新奇卻又脆弱的幻想,很多90后在自己的事業(yè)上已經(jīng)取得了成功,這似乎印證了90后張揚性格的理所應(yīng)當。
可是“有個性”就一定等同于“張揚”的性格嗎?試想每一個90后都具備著同一種鮮明的性格,那么這種性格將成為一種屬性,它屬于整個群體,而不再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因此也不能再被稱為是個性。個性永遠是從屬于每一個個體自身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著自己或多或少但一定獨一無二的特點,那便是個性,這是個體的標簽,用以區(qū)別你跟我,他跟她,而不是用來區(qū)別一個規(guī)模龐大的群體與另外一個同樣龐大的群體,“個性”二字承受不住那么多的含義,它本來就是極為狹小的,所以不要用所謂的“有個性”來綁架90后這整個群體。“張揚”或許是你的個性,但不見得就是其他人的個性。
為什么會有人鼓吹張揚是90后共同的性格?我想這在很大程度上是人們認知上的偏差,個性張揚的那一部分90后喜歡在公開場合發(fā)表自己的觀點、顯示自己的理想與事業(yè),于是關(guān)于90后這個群體,給人們留下的印象更多是來源于這一部分人,而對于那些不那么喜歡發(fā)聲、更傾向于默默地專注自我的90后,他們的形象很難通過公共媒介印刻在人們的腦海中,以至于讓大家產(chǎn)生失誤的判斷,覺得90后的性格都是張揚的,其實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
張揚是一種性格,本無關(guān)好壞對錯,張不張揚其實都是自己內(nèi)心所向,不違背內(nèi)心都是無可厚非的。但張揚并不能稱作是一種品質(zhì),也不能叫做是一種優(yōu)點,因為一個人最后成功與否并不是由張揚或者不張揚的性格決定的,如果我們已經(jīng)目睹了許多張揚一代的輝煌成功,那么需要弄清楚的是,張揚只是他們的外表,真正支持其走向成功的是外表之下的理想、創(chuàng)新、堅持與勇氣。輕狂易,堅持難;多少90后選擇了放縱與不羈,卻也在其中迷失了自我,盡管他們有著絕對張揚的外在,卻在內(nèi)心的修煉上付出甚少,最終的結(jié)果也只能是淪為平庸的大多數(shù)。
當一類人的某種特點過于鮮明時,其具有的一些缺陷容易被掩蓋。90后不缺自信和敢想敢拼的精神,但在謙卑、自省、反思上卻存在著普遍的缺失。太自我,永遠循著自己給自己定的路向前走著,常常不顧旁人的聲音,這是一種執(zhí)著的堅持,但也很容易由此落入堅持的陷阱,因為我們堅持的路不見得就是正確的。很多時候還是需要稍作停息,懷著謙卑的心態(tài)自我審視,反思自己做過的事,反思自己做錯的事,然后在將目光投向?qū)恚⒅匦露ㄎ蛔约旱暮较颉H松淮嬖谝货矶偷囊?guī)劃,那些沿著自己的軌跡成功走到彼岸的人,其實都在途中多次修改過航向,因為我們僅僅是知道岸在對面,但水下礁石的具體位置,我們并不能一開始就全部探測到,因而需要不斷的前行,前行中摸索,摸索后調(diào)整,接著繼續(xù)前行。我向來反對“無悔的青春”這種說法,這句話不知道給了多少年輕人肆意放縱的借口,讓他們覺得只要是年輕時做的事,那么都將是無怨無悔的,但這樣的“無怨無悔”就真能在年輕的時候被驗證嗎?并不?那僅僅是因為我們年紀尚小,我們還未老去。
寫這些東西并不代表我反對張揚,畢竟那真的只是人與人天生性格的差異,談不上贊成與反對。我也是90后,我也有自己的個性,但我希望自己的個性是植根于內(nèi)涵,通過持之以恒的內(nèi)省和反思提煉其精粹。我們這一代人最缺的也許就是全然沉下心的自我審視與反省,如果能具備這一品質(zhì),又何嘗不是種獨特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