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直以來,我們與父母之間,似乎總隔著一層微妙的關系。大抵連著血脈至親但又是兩個相對獨立的個體。我們小心翼翼地隱藏,又故作誠實地袒露。偶爾愿意把軟弱的一面展現給他們,但同時也會掩蓋好自己那些秘密的角落。
就像小時候偷偷藏起的日記本,里面記錄著那些躁動不安的青春,那些細細密密隱藏很好的晦澀想法,幻想著有朝一日能遠走高飛,離家闖蕩,遇見形形色色的人,做些離經叛道的荒唐事,沉迷于搖滾朋克,也崇拜哲學和宇宙,劇烈的恨過愛過……那該是怎樣一種截然不同的煙火人生?最后我合上日記本把它藏好,然后乖巧地奉上另一本早已準備好的作文,獻上一個根正苗紅的大好青年。
隨著體內獨立意識的日漸強大,我終于一天天明白,我和父母間終是有很多觀念上不可調和的矛盾,這是兩個時代造成的精神斷層,已經不是解釋可以解決的了。叛逆期還劇烈的吵過鬧過,以死相逼要挾過,總感覺從他們那里獲得了一寸就意味著勝利。其實所謂的‘戰爭’哪有輸贏,只有兩敗俱傷。
02
后來我也漸漸學會了,把那些不介意在外人面前露出的丑陋樣子,在踏進家門的那刻,換成最干凈的面龐,他們也不過是希望你更乖一些,更懂事一些,更優秀一些,活出他們希望你成為的樣子。他們好像永遠都不會知道,真實的我是怎么樣的了,我也忘了,就像我原本就是這個樣子。
在父母眼里,我們永遠是需要被馴服、被照顧的孩子,我心安理得的接受著他們對我的好,就像那些在無數個深夜端到我書桌的牛奶,我體會不到老媽的良苦用心甚至還埋怨她進我房間為什么不敲門。就像我和朋友們玩到深夜老爸不放心打電話催我回家,我體會不到那份擔憂還常常抱怨他怎么那么煩!
我的關注點從來沒有投向過父母,更沒想過,如果我們的父母去除 “父母”的身份,他們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他們年輕時也曾有過夢想,他們一樣從玩世不恭的年紀過來,那他們,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曾在幾個姑姑那里聽到爸爸小時候還曾偷拿家里的雞蛋換過鉛筆,爸爸小時候學習真的很好,后來只不過因為家庭才中斷了學業。
?前幾年,爸爸在飯桌上邊喝酒邊說,我小時候怕你爺爺,你爺爺沒管過我,我們幾乎很少說話。我一下子似乎理解了我們鬧了這么多年矛盾的關鍵點。
?被擊中的點,大概就是看到媽媽待在房間默默哭泣的背影而我竟不知怎樣安慰。
?爸爸生病的那些日子,常常感嘆自己一個健康的人怎么一下子就成這樣了。
?媽媽在我面前也會有孩子氣的一面,過馬路會緊緊抓住我的胳膊,很愛甜食,很饞嘴,很愛美,其實她的內心也是個少女。
?前段時間爸爸媽媽一起去深圳旅行,發過來的照片都是媽媽攙著爸爸的胳膊,靜靜地依偎在一起。我開始思考一個問題,他們之間相依為命。
?媽媽總是說姥姥特別犟,難道她沒發現自己比姥姥更犟?
03
后來,我學會了理解他們:
?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我接受了爸媽的缺點,不把他們當成hero而是跟別的中年人一樣的家伙,然后我就多少理解了他們。
?生命中沒有錯誤
?你們的父母在當時的情況里,已經盡力做到他們能做的最好的了。
??父母也是普通人而已。
?我們和父母的關系就是隔著距離守著他們變老,揣摩著他們的行為和心理,越來越能理解和愛他們,但是語言上和行動上確從不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