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虧真的得福,我堅信這一點。
吃虧是福,是古訓,是精華,可是當自己“吃虧”時,能真正體會到“是福”,瞬間轉變心態,卻需要不斷修行,提升自我認知,達到一定的境界。
在認識Peter 老師以前,我每遇吃虧都會不舒服,有時還很難過。當時的感覺就是自己受到了傷害,或心靈上的,或經濟上的,或身體上的,從未高高興興地主動套用“吃虧是福”的理念,來緩解自己的不良情緒。
吃虧是福,千真萬確,作為理論,很好明白,可是一旦遇到實際情況,為什么不能很好地運用呢?如今,對照Peter老師的文章,反思自己,我找到了答案——沒有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沒有形成吃虧得福的信念。具體表現在這幾個方面:
首先,缺乏寬闊的胸懷,認為吃虧是虧。有些事情,也許是誤會,也許是忽視,當時認為吃虧了,很受傷很難過很氣憤,經過一段時間后,再回頭看看,并沒有當時認為的那樣強烈,區區小事一件而已。認為吃虧是虧,是一種對自已的情緒傷害,是消極的不良心態,而虧的施予者卻并不知情或有惡意。對待這種情況,只需放寬心,不計較,多往好處想。自己有個好心情,比什么都重要。自己開心就是最大的福。
第二,只見芝麻不見西瓜,只糾結自己,不考慮未來。固縮于自己的小圈子里冥思苦想,反問自責,如果當時我這樣做,就會怎樣怎樣,如果當時我這樣說,就不會怎樣怎樣,反復重試吃虧的過程,增添無盡的憤懣。然而,吃虧已成事實,再糾結耗時已無任何意義。不如跳出自己的小圈子,勇敢承認眼前的吃虧,并以此作為自我能力提升的必修課,虧也就不虧了,相信未來一定能因此而得福報,是為吃虧得福。一旦這樣想了,自己的心態立馬就會變平和,進而還會激發愉悅情緒。
第三,欠修行。自己修煉不到位,只是站在低位仰嘆,沒有達到一定的層次境界,體會不到吃虧是福的快樂。如果把吃虧當作一次修行,一次修煉自己心靈的行動,一次未來得福的機會,那么,心態就會自然而然變積極,正能量增多,主動認識到吃虧是福也就成為了必然。
吃虧是福,是定論,是結果。吃虧得福,是信念,是過程。不論遇到多么吃虧的事情,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堅信吃虧得福,生活必定開心舒服不壓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