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在公開演講的時候,都會覺得緊張害羞。但是演講,絕不是外向者的專利,內向的人只要掌握正確方法,也能化劣勢為優勢,成為說話達人。
我們試試分析“內向”意味著什么,以及如何利用這個性格特征,因勢利導地把它變成內向者的演講加分項。
很多人覺得,口才好是外向的人的專利,我從小就生性木訥,你硬要把我培養成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的演講高手,這不科學。
這話有道理,人的性格不同,在口才培養的方向上當然有差別,但是好好說話就一定需要口若懸河嗎?內向的人就不能找到自己的好好說話的方式嗎?難道說內向就不能成為一種口才上的優點嗎?
乍一聽啊,很難讓人接受。內向怎么會是優點呢?練口才不就是要解決內向的問題嗎?還真不是。練口才,不是要把內向的人變成外向的人,那叫變性,而是讓不同性格的人都找到讓自己舒服,也讓別人舒服的說話之道。進一步來說,很多內向的人之所以一輩子都解決不了說話這個問題,就是因為他們對自己的內向如臨大敵,太過緊張。嘴越笨,就越不敢說話,越不敢說話,嘴就越笨。最后陷入死循環,干脆放棄治療。 所以我的觀點是:內向不是問題,發現不了內向的優勢才是問題。
內向的人在說話上有什么優勢呢?
第一,在表達上的確有缺陷,但是這個缺陷并不致命,甚至還挺可愛,因為這只是嘴笨,又不是腦殘。
第二,只要別人接受了你是一個內向的人,那么只要你表達出了70 分的內容,大家會默認你心里的東西,其實是 90 分,因為你內向,茶壺里煮餃子,心里有數,說不出,那么你的聽眾就自然會給你先加上 20 分。
第三,內向的人,平時不善交際,有大把的時間做自己專注的事情,特別符合我們心中對于專業人士和工匠精神的定位,那一看就巧舌如簧,語言流暢的反而像賣保險買傳銷的,聽起來反而不靠譜.。
好了,內向的人在演講中應該如何表現,才能發揮自身優勢,變被動為主動呢?三個步驟,讓你輕松搞定一篇演講,妥妥 hold 住全場。
第一步,自嘲。
上來先拿自己開涮,直接了當地告訴觀眾,你就是內向。這是化解自己緊張情緒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辦法。把那個讓你緊張的因素擺到臺面上來說。
內向這個缺點是聽眾最能接受的,因為大多數聽眾都跟你一樣,都害怕公眾演講,你說你內向,他們自己心里就會覺得,噢,這是內向啊,那跟我一樣啊,不管講什么先加 20 分再說。通過自嘲,既能贏得獲得關注的印象分,又能緩解自己的緊張,一舉多得。
比如說,你上來就告訴大家,不好意思,我特別害怕人多的時候講話,我特別的內向,但是這個今天確實有不得已的理由,因為我要講的主題真的非常的重要,短短幾句話,劣勢就變成了優勢,你之后有什么瑕疵,大家也比較能夠包容,你,也就不用那么緊張了吧?
第二步,建立信任。
外向的人演講,是先讓別人喜歡自己講的話,再讓別人喜歡自己,而內向的人演講呢,是先讓別人信任你,然后才是順帶著也喜歡你講的話,努力的方向是完全不同的。
比如,奇葩說里有一位著名的辯手顏如晶,很多人都喜歡,因為這孩子實誠,一點花花腸子都沒有,就是一門心思辯論來的,不會搞氣氛,沒有娛樂精神也從不講段子,觀眾反而特別喜歡她,這說明先取得觀眾的信任,不管你有多內向,都能成為場上的焦點。
內向的人由于比較專注于自己要講的內容,不容易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 而有獨特的優勢,你不需要考慮怎樣添油加醋,你不需要想著怎么取悅觀眾制造噱頭,你只需要老老實實的告訴大家,對于演講的主題,你做了多少的研究,投入了多少時間精力,有什么實際的工作或者生活的經驗取得了什么樣的成績,這些東西啊,用不著繪聲繪色,都是可以用實打實的數據和事實說話的,實在不行,上道具也可以呀。
想象一下袁隆平教授拿著水到上臺演講,而且講的凈是干貨,那種樸實農民不善言辭的形象不是減分項,而且是加分項。比你專門去學演講學朗誦效果要好得多。因為觀眾就是會比較信任那些內向但是實誠的人,而信任是獲得良好演講效果的關鍵。
舉個極端的例子,早年間,市場上賣菜刀,講究的是啞巴來推銷,我小時候還見過。啞巴也不說話,就坐在那拿把刀切切切,剁鋼絲剁玻璃剁骨頭反正什么硬剁什么,動靜越大越好,你弄個正常人坐那邊說邊剁,反而沒有這個效果。對于內向的人來說啊,數據和事實的干貨就是你手里的菜刀,而你呈現這些干貨的手段,越簡樸就越呈現出它們的價值,千萬別跟人比什么文采,學些什么廉價的套話和套路。要比啊,咱就比實在。
第三步,也是最關鍵的,那就是由小漸大。
把演講的主題引到自己關注的小事上來。越小越好,這兒有一個常見的誤區,那就是很多人覺得,既然我內向,我不太會說話,那我不能信任自己,我得把自己藏起來,講的東西越大越好,越體現不出個人的特點就越好,很多人教演講,也都是讓你厚著臉皮硬上把自己當成復讀機,把觀眾當成土豆。這是胡鬧。
人畢竟不是機器,如果沒有真情實感,場下輩得再熟,上了場還是會忘詞兒,而且就算背下來了,聽背誦出來的東西,當然聽著也是味同嚼蠟。你想啊,一個最簡單的道理,只有專業的演員才能不懂裝懂,還讓觀眾看不出來。你本來就內向,還想靠表演來掩飾心虛,這怎么可能呢?
所以,內向的人演講尤其要真情實感,這其實不難,內向的人由于不善交際,平時有大把的時間專注于做自己的事,在很多的小細節上,都有特別細膩的感觸,只是你比較害羞,不確認這些東西有多動人而已,你可能以為有些事情并不重要,別人會覺得無聊。
你真心喜歡做的事總會有打動人心的力量,只要善于利用,都會是很好的演講切入點,很多大的主題其實都可以落實到這些細節上來,從這樣的生活場景出發,內向的人也能展現出演講的魅力,比如說,一個游戲宅男,平時見人就臉紅,這樣的人應該怎樣練習演講呢?不要硬裝陽光少年,就從你自己最熟悉的東西著手啊,你想想,很多常見的演講主題,比如友誼呀,團結呀,合作精神吶,都能扯到游戲上吧?而且很多經典游戲的細節,內行會跟你有共鳴,外行會覺得長見識,都是有幫助的。
內向的人學演講, 一開始最大的問題都是覺得無話可說,因為他們不明白,只要你認真發掘自己真正關注的東 西,總能找到一些既讓聽眾覺得有意思,又跟演講主題相關的內容, 只要是講起自己真正感興趣,真正在行的東西,內向的人也能成為聚光燈下的寵兒。就像剛才提到的奇葩說辯手顏如晶,她最喜歡的就是吃雞,乍一看這是個特別無聊的愛好, 純粹個人的事情。可是你看她的真心喜愛,是有感染力的,不管喜不喜歡吃雞,觀眾都會被這個熱情打動,而且很多辯題她都能扯到吃雞上,因為是真心喜歡吧,看什么都跟自己有關系,這樣的演講效果是非常好的。
只要你善于發掘,你也會有像顏如晶吃雞這樣的愛好,你的個人愛好也能幫助你激活自我,打動觀眾。
總之,內向的人,也能在演講的時候Hold 住全場。只要遵循以下三步。
第一,通過自嘲承認自己的內向,緩解自己的緊張,獲 得觀眾的同情加分。
第二,用最實在的數據和事實建立信任,讓內向反過來幫助你建立自 己的專業形象。
第三,由小漸大,從自己真正關注最有真情實感的細節出發。引申到演講的主題,在自己最喜愛最擅長的領域,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做好這三步,內向就根本不是個問題,甚至很有可能成為你的加分項,覺得自己內向的你也一樣可以好好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