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談過一次戀愛,就以身相許,把自己給嫁了。三十多歲了,忽然就覺得虧得慌,好像浪費了自己身為女生這樣一個天然的優勢。說實在的,我長得也不算丑,求學階段也不乏追求者,可都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失之交臂。
現在的老公是大三的時候社團活動認識的,當時只覺得他學習好,人很上進,對生活有要求,也不是那種華而不實的人。長得還算可以,只是個子比較矮了。當時也不知怎么的魔怔了,就喜歡上這號,可能很大程度還是因為他笑起來的那一口白牙吧,讓人覺得很陽光。
那年圣誕節下雪,正好是社團活動第二天。然后在室友的慫恿下跟他發短信表白。然后一起在雪地里走,他跟我說他是一個自私的人,覺得還是可能不太適合在一起云云。后來我就斷了這個念想。哪知他后來居然又經常給我打電話,然后隔了幾個月約我到操場上送我一支玫瑰花,說要我做他女朋友。這中間的轉變我至今也沒弄明白。估計他是打死也不會跟我說了吧。
后面的故事情節就像所有的傻姑娘一樣,我單純的像個透明人,他的確如他所說是個自私的人,很多時候出去都只能是我等他,不能是他等我,他從來不陪我逛街,一逛街就會生氣,最后不歡而散。我和他出門很大幾率會鬧得不開心。后來結婚之后我都盡量避免跟他一起出門。很奇怪吧?他說你看哪個名人是陪著女人逛街的?我也明白他很珍惜時間,也覺得自己比同齡人慢了一步(他比同屆同學大兩歲)。所以他想拼命追趕,好在一定的時候達到一定高度。
直到有了小孩,直到我迎來我人生的第34個年頭。恍惚間覺得自己也不知道是如何一步一步能到現在的。他工作很忙,有很長一段時間是996的工作狀態,即便是后來的995,周末他照例是要睡懶覺,下午出去打球,我要負責帶娃,負責做飯。基本上什么樣的家庭活動都安排不了。我覺得這樣很累,也沒有生活可言,他倒是很規律,婚前婚后都有自己的生活,每周三小時的打球時間,很少間斷。當然以他的工作而言,運動確實也是必須的。但是家庭生活要為此作出讓步。當我看到別的家長帶著小孩出去玩的時候,我的心里一半是羨慕一半是對自家娃的內疚。我頂多只能帶自家娃到小區附近的公園去玩。
小孩的生活習慣養成也不是很好,兩歲半的娃娃九月份就要上幼兒園了,卻還需要大人喂飯,而且經常一言不合就大喊大叫,要不就大哭。情緒管理做得很糟糕。盡管我有時間的時候會看一些育兒方面的書,但是似乎并沒有什么用。苦口婆心也說了,就是沒法糾正。她現在應該還處于我是世界中心的認知階段。其實可以看到,如果經常性的帶她出去玩,玩得不錯的話,她的性格各方面也會好一點。所以這一點上我也覺得很歉疚。
最近經常就在想,如果當初選擇不一樣,結局是不是也不一樣了?我不用為了顧及要照顧家庭而在事業上呆在原地,不敢出差,不敢跳槽。兩邊的父母也很少能幫我們,我媽有時會過來,但由于也不是長期的,所以實質上對家庭生態也沒什么改變。我還是需要每天接送小乖。
我的人生似乎就這樣定型了,我的青春還沒開始好像就已經謝幕了。我從來沒有過被捧在手心被人呵護的感覺。年輕的時候是不屑,老了老了卻覺得那是一種異常的幸福。
婚姻是一種責任,更是一個承諾,對于我這樣一個看重承諾的人而言,從最開始選擇了就意味著不能更改,哪怕過程中發現有多么多么不好。也許自己也是有些執念,才會這樣。
但是在外人看來也是種幸福,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