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正在思考人生的時候,突然被朋友問起你是怎么感覺到時間流逝的。
這個問題問得好,教我一陣錯愕。
時間一直都是個很抽象的“東西”,抽象到它好像只能歸類于一種概念,一種沒有人捉得住看得見摸得著,但卻無時無刻無處不在,并且影響著這宇宙世間萬物的“東西”。
你要問我怎么感覺到時間流逝,這個回答范圍就太廣了,也許是看曾經的照片,也許是回到故土,也許是看到故人,哪怕只是看到以前的聊天記錄,甚至講到記憶,我們都可以感覺到,時間確實在飛逝。
古語有云: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拿流水來形容時間再合適不過,濯足急流,抽足再入,已非前水,時間亦是如此,即便發生過的事情再發生一遍,也非昨日之事。
同樣,它也在以不同形式流逝,有語云:時光荏苒、白駒過隙,又有語云:度日如年,一日三秋。時間過得快與慢,全在我們個人的感覺上。如坐針氈的時候,慢;人逢喜事的時候,快。
可無論時間過的快慢,于你我又有什么作用呢?有人一朝得悟,可比庸碌十數載,有人只是身體變老,思想卻依然頑固不化。時間帶給不同的人以不同的經歷,不同的經歷又造就了不同的心性。
驀然回首,虛度二十有六,父母縱然沒到兩鬢斑白,皺紋卻已經顯而易見,大概從這兒,是最能看到時間流逝的。
于是朋友問我你是怎么感覺到時間流逝的,我錯愕了片刻答到:許是回眸,許是記憶,許是不經意間看到的父母,時間就在此時此刻此間流逝。你若駐足不前,時間定于你無益,你若勤學勤業,時間定于你無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殘風云揚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