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現在的人活得越來越精致了,有很多人都推崇日本臺灣匠心獨運的美物,甚至出現了所謂的戀物族。
在生活當中,被一堆賞心悅目的心愛之物包圍著,其實也蠻幸福的。雖然也有粗獷者嗤笑之造作,但無可否認它們的確是讓人帶來好心情。
反對者無外乎認為精致無用,不實際,是吃飽了撐著。藝術及審美一直以來都是跟"實用"保持若即若離的關系,甚至是高于"實用"的。如果凡事求實用,那何來美與文明?據說遠古時代的人已經懂得在碗盆的里里外外畫上不實用的裝飾條紋了,可見藝術與美從來是人類的追求,可能這是人類身上的神性之體現吧。
精致與否大概也跟性情有關。當然,重要的是精致必須具備基本的美感,否則真成了東施效顰了。而且追求精致的目的是為了愉悅身心而非為了炫耀或者標簽自己,否則就成了附庸風雅,徒增笑爾。對于精致,我們須拿得起也放得下,不需只執一端,畫地為牢。能灑脫放獷也能精細華美,全在乎是心能御物還是心被物役。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