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夏日里,最恐怖的莫過于雙搶了,前面已經寫過,暫且不提。
實際上故鄉的夏日里,還是有許多有趣好玩的事情,讓人難忘。
一、綠色田野
老家皆丘陵,小村所處的地勢最高。自上而下,一直到湖邊,基本上為稻田。每年的初夏時節,正是秧苗拔節的時候,那滿眼蔥蘢的綠色中夾雜著稻花的淡淡味道,讓人著迷、讓人心醉。沒在農村呆過的人,只怕不會知道稻花的樣子和味道。稻花很小、白色的,基本上沒有味道。偶爾,調皮的我們會從正拔節的禾苗里抽出那嫩嫩的禾稈,咬上一口,甜甜的、脆脆的,讓人難忘。
在四處皆稻田的故鄉,間或有幾個小池塘,里面大都種上蓮。蓮,起初是嫩嫩的尖,再后來是亭亭如蓋的傘,也有的成粉色的荷花,在微風的夏日里搖曳。有時,我們孩童會隨手拽起一只荷葉,先是把荷葉做成瓢,舀上池塘里的水,喝個飽;再用楊樹條插上,做成帽子,頂在頭上,既能擋夏日的驕陽,還能嗅著淡淡的荷香,實在是美極!
每每一陣夏風拂來,那隨風翻滾的綠浪,仿佛是大地在演奏著一首宏大的《綠色奏鳴曲》
夏日雖熱,但每每一看到那四野的綠色,那難擋的熱浪自然就清涼了許多!
二、故鄉夏夜
每當夜晚來臨之前,我會在家門前的水塘邊的老樹(實際上樹也不老,大抵和我的年齡差不多)旁撒上水,先把灰壓上。等到稍干后,再把我們家門板和用了至少兩代人的竹床和弟弟們一起搬出,利用樹的枝椏,把蚊帳掛上、把涼席鋪好。
夜幕來臨時,我們小人們會隨著大人們一起,帶上一張舊涼席,去我們家對面的抽水機臺上乘涼。小村東西各有一個抽水機臺,是父親當年和村人一起打夯壘起的,是村子的最高處,也是夏日里村人納涼的絕佳去處。
坐在抽水機臺子上,抽水機幾乎日夜不停里轟鳴著,好在聲音不似太大,我們在臺子上聽著水聲,有點像催眠曲。
村子的遠方是大武漢,那會的燈火不像現在那么輝煌,但武漢鋼鐵廠那片區域是紅通通的一片。偶爾,長江的里輪船的汽笛聲會傳來。每每看到遠方的大武漢時,村里的長輩們就會說,伢們,一定要好好讀書啊,讀好了書,就可以在城里不被蚊子咬,還能喝汽水、吃西瓜。那會,在長輩們看來,能在城里吃著西瓜、喝著汽水,就是件很幸福的事情。只是現在這些事情,對于現在的我來說,也實在太尋常不過了,還有什么不知足的?
夏夜里,故鄉的天空是湛藍的,那會沒有光污染一說,漫天的星光如同彩色的花布,星兒很低,低得似乎隨手一扯,就可以把銀河的花布給扯下一大塊。老人們說,天上一顆星,地上一個人。天上星星掉下來,地上就一定會有一個人死去。如果天上的流星劃過的時間越長、越亮,那地上的死去的那個人一定特偉大、特重要。就這樣,每天里,我們都能見到流星劃過。有時是一顆,有時是接二連三的好幾顆的流星從遠方的天空劃過,那景象特別的壯觀。只是可惜,這原本特平常的事情,如今卻是根本看不到啦!去年秋,我在新疆的喀納斯,在青海的青海湖,原本以為最能看到星星的地方,居然也沒有看到,實在是一種遺憾!
那會,村里的老人們大多沒有什么文化,唯一有文化的伯禾伯,輕易不去這個地方。每每在抽水機臺子上的時候,給我們講的都是一些神仙鬼怪的故事,什么下油鍋、什么大缺八塊啥的,嚇得少年的我都不敢一個人獨自回家;老人們偶爾也講些什么老萊子戲彩娛親、董永賣身葬父的孝道故事,也正是從這些傳統文化里,我也潛移默化地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興趣。現在想來,那會在故鄉夏夜的高高土臺之上,遠處滿天的星光閃爍,身旁的螢火蟲習來飛去,幾個白胡子搖著蒲扇的老人,一群懵懂的少年,那該是一幅多美的畫面。只可惜,小村已經遠去,老人們也已作古人間。物事人非,不由得默然神傷。
三、童心童趣
夏日里雖熱,卻是我們少年難得的好時節。我們可以下河游泳,抓魚,可以摘蓮、采菱,也可以去抓知了,捉蜻蜓。鑒于前面幾件事,以前都曾寫過,這里不再贅述。
夏天到,知了叫。抓知了,是少年的我的一件賞心樂事!知了的叫聲非常清脆,也很好聽,只是到了中午還在叫的話,就著實令人討厭了。因為大人們好不容易中午睡上那么一會,它卻不停地叫,吵得不能讓人休息。抓知了,既是那會長輩們交給我的一項任務,也是當時的興趣所在。
知了一般都在高高的樹上,不太好抓的。要抓它的話,必須有一個長長的竹竿,然后找一根鐵絲做成環狀綁在竹竿的一頭,再在老屋里找些蜘蛛絲網在環狀的鐵絲上。一切準備停當之后,就出外找知了。知了這玩意特精靈,稍為有點動靜,立馬就飛了,也不是很好抓的。一旦見到樹上有知了,我就躡手躡腳地輕輕走過去,屏住呼吸,小心地舉起竹竿,把有鐵絲環的那端輕輕地貼在知了身上,因為蜘蛛絲的沾力,只要沾上,知了想跑也絕然跑不掉的。抓到后,立馬放進一小瓶子里,并把兩個翅膀掐掉,到家后,知了只有爬的份了。
相對知了來說,蜻蜓就好抓多了。夏天里,蜻蜓是很多的。大多數蜻蜓是那種紅色的,部分地方橙色,基本上每個蜻蜓都非常漂亮,特別是那種黃黑相間的大蜻蜓,美得都不忍心捉它。
捉蜻蜓一般是在小村的打谷場上,用老家的那種大竹掃把撲,我們十幾個小孩,一人一把,追著蜻蜓跑,只是這樣的結果基本上難得有活口。于是,為了得到活著的蜻蜓,我們用稻草做成套子,輕輕地套住蜻蜓尾巴后,再稍為用力即可把蜻蜓捉住。
實際上,這些都最為費事,如果到了傍晚十分,捉這些玩意幾乎不費吹灰之力。那會,蜻蜓們幾乎全停在村旁不高的楊柳樹上,不帶動的,我們隨手就可以抓到一大把。這些美麗的小東東,最后的結果全部喂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