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今早花了3個25分鐘(也就是3個番茄鐘)的時間,把好友臨飛前借我的這本《下班,你的人生才開始》看完了。這本是本田直之跟Ochi Masato共同著作的書。可能因為之前已經了解過本田直之,也讀過他的《高效閱讀法》,《高效時間法》,因而這本讀起來,可以較快地進入作者的思路,并很快地看完。
? ? 如果是從前,我一定很不愛翻看這種帶有功利性書名的書,總覺得周圍一切都已經夠急躁啊,沒必要讓自己更心煩意亂。但好好地看完內容,就會發現,這些自身在現實中頗有建樹的有實操經驗的作者們,實際是花了幾十年的時間,在書中輸出一些寶貴的價值觀點。
? ? 就像喝果汁一樣,平日如果你只喝橙汁,閱讀不同作者的思緒,就像給你送上了一杯多種水果混合的熱帶水果茶一般。它會讓你原有的觀念得到碰撞。接不接受是另一回事,只是它會呈現另一種角度,另一種可能性。
讀書過程中,總有兩種時刻讓我覺得興奮。一種是當發現書里把我現實經歷中發生的事,用文字簡短地總結背后的邏輯時,我會興奮一下。喔!原來我當時做這個事,就是跟作者說的這個點是同個道理呀。 另外一種興奮,就是發生在書里說出來,我未知的部分。它擴充了我的知識版圖。
下面說說這本書對我來說,比較特別的點。
1. 從書的結尾說起。新舊觀念的碰撞
作者在書中最后提到“ 同班同學20年后相聚首”的情形:讀書時代,思維很新潮,跟作者類似的同學,20年后坐下來聊天。卻發現2個人已截然不同。老同學,無法理解,40歲沒有穩定工作的作者,而作者也有在擔心,老同學單一技能,只靠一個公司,將來沒問題嗎?? (如下圖)
以我目前認知,當然無法確定說5年10年后,世界就一定會變成怎樣。但“變化”的確是有目共睹的特性,只要回想10年前自己讀書時代的生活,以及如今的社會氛圍,一切都在急速變化。我比較認可的方式是,沒必要讓自己急于求成,但可以從自己喜歡的一個小愛好持續練習。當然前提是,當下有一份較穩定的收入。書中也說了,貿貿然地只因為不滿公司,工作,就辭職出來想要創業,是很魯莽的。
2. 何為正確的常識? 有些時候要質疑“常識”
作者提出的“質疑常識”這點對我來說,算比較新穎。存在并不一定就是合乎常理。這個從之前的工作中,我也深有體會。一個公司,就因為內部財務要把數額對上,然而經常東墻補西墻,就得花掉我們業務類接近30%-40%的時間去調查很多年前的數據。這種看上去很不合情理,卻依然在運轉的方式,相信很多地方都有。 今后,遇到所謂的“常識”規定時,也該停一停,想一想。
3. 為什么要賺錢,為什么要以“復業”展開人生?----原來背后支撐這一切的是自己選擇的生活方式。
跟過去的單一穩定生活不同,現在就算提升自己。都應從多方面自我增值。
無論你處于哪種認知中,你應該知道世界存在很不同的生活方式,也就有了不同的工作形式。
看到作者書中提及的對于家人,或是別人的不理解,都應以尊重的心態去面對別人,同時對自己鼓勵前行。看到這段也是很感同身受。我相信,我們都有被誤解的時刻,的確很不好受。但唯有行動,一步步堆壘,終有一天,我們的小城堡會成型,身邊的人也一定能理解。
不與眾人同路,也必定會經歷很多閑言閑語。謝謝這本書,它讓我知道,就算遇到別人的攻擊,也可以微笑,不回應,然后繼續好好做自己的事。謝謝兩位作者已給我們起了很好的榜樣。
讀書,只因為喜歡,下周再見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