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時間管理之前,雖然沒有在上班,一天好像也忙忙的,除了看著兩個孩子的長大,自己沒有實質性的收獲,包括物質上,還有精神上。還有一點,人有時候之所以抱怨太多,大概是因為閑的。若每天都有明確的目標,知道自己必須做什么,還可以做什么,過的充實了,還哪來的時間去抱怨呢?
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天的事情有幾十件,一開始我覺得這個“數值”有點大了,怎么會有那么多呢?我試著用書里的方法列自己的時間段清單,其中包括:晨間清單、上午清單、下午清單以及晚間清單。其中晨間的清單任務就已經達十六項了,之所以把這些任務細分化,是我覺得這些是比較重要的需要做的,以及我以后想要做的。
第一個清單:時間段清單
從我決定要改變生活習慣起,到現在堅持早起大概10多天了吧,一開始的時候起來不知道要做什么,又有種有很多事但不知從哪個先做起的感覺,眼看著時間一點點流逝到快7點,而我好像什么都沒做,真是焦慮又受挫。看過番茄工作法后,我開始列活動清單,然后挑選幾件放在早上做,比如一定要閱讀。有時洗漱的時間不是很固定,要么就是忘了喝水,還是有點亂。
前幾天從書里學到時間段清單,沒有立即做,而是根據今日待辦清單在覺察。提前在心里預演晨間時間段的任務,各花費多少時間,下一個任務的時候應該是幾點,當然會有時間偏差,但是差別不大,我再接著調整。直到跟預期基本一致。同理其他的時間段的任務清單也是如此,當我做出這個實物表格的時候,基本上我能掌控我的節奏了。
人潛意識里,更喜歡即時滿足感,之所以很多事情一拖再拖,一是因為對你當下來說并不是那么著急,拖延可以緩解當下的壓力,讓你覺得輕松。二是沒有定一個合理的目標,就是如果沒有給自己提前安排好什么時間應該做什么,當一閑下來,大腦優先選擇是讓自己更愉悅更輕松的事務,比如看看八卦,刷刷微信,打一會王者榮耀。對于閑人來說,越玩越舍不得放下,因為放下也是無事可做呀,好像更空虛。好吧,徹底變成機奴了!(這是說的之前的自己,噓)好吧,當你在非休息的空閑時間想再刷刷手機的時候,看看這個時間段的清單吧,它會告訴你應該做什么。
碎片清單——大腦的緩沖池
我們不能讓大腦直接面對每天的信息,事情,想法等各種碎片的侵襲,需要為它建立一道保護屏障。碎片清單就像蓄水池一樣。在大腦以外提供了一片緩沖區。碎片來了先傳部進入緩沖去。大腦在合適的時候再去處理它們。這樣它就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所以,我們就需要選擇一款合適的工具——建立碎片清單,并開始養成每天把碎片及時裝進清單中的習慣。在碎片清單中,需要記錄以下內容:
往碎片清單上記錄碎片的原則要點:
上面的兩種清單掌握了嗎?你還需要一種:每日任務清單
每日任務清單源自于碎片清單,他們是碎片清單中那些需要你采取足夠行動才能完成的事情,而且完成要盡早。
每天早上或者頭天晚上,從碎片清單里安排任務到每日任務清單,作為今天的待辦事項。但是也別一股腦的照搬,要考慮全部做完的承諾是否合理。如果抄過來的部分活動今天全部完成了,你會有什么感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