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說:“ 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有趣的人,有趣的事,是我一直致力追求的東西,往往生活中,留個心眼,我總是能發現很多這樣的存在。
最近,我報名參加了文化館的一門公益課程-爵士舞,每星期二晚上進行訓練。每個星期二晚,我搬完磚便早早來到了文化館,坐在一樓的休息廳里學習。相同的時間、相同的地點、相同的人,在這里,我認識了同樣參加公益課程的兩位新朋友,一位中年阿姨,她參加的是合唱團;另外一位則是一個年輕的媽媽,她參加的是拉丁舞。我們見面的第一次便認識了,當時那位參加合唱團的阿姨請教我們如何用手機上網查詢樂譜。后來,見面的次數多了,大家也便熟悉了起來。
每個星期二晚上都是這樣一幅場景,我在看法語單詞,阿姨在看歌譜,大姐姐在玩手機。我們偶爾會聊上一兩句話,但是大部分時間我們都是安靜地在做自己的事情。
在上個個星期二中,阿姨的精神狀態看著不太好,在我們聊天的同時一直在打哈欠。阿姨表示,她有點困,因為最近睡眠都有點不足。她每天一下班就趕到文化館這邊,參加合唱團的訓練,課程到晚上九點半結束,回到家就差不多十點了,繼而洗澡、洗衣服還有其他事情,每晚都差不多12點才睡覺。
我就問:“阿姨,你是除了工作時間,幾乎所有私人時間都用來練習唱歌嗎?”阿姨說:“當然啊,唱歌要經常練習,我就是很喜歡唱歌”。
說實話,阿姨的這種生活態度讓我很敬佩。在我身邊,也有很多家庭主婦,她們都是一位一位偉大的母親,她們的所有時間,幾乎貢獻在做飯和做家務上,要是這些算不上興趣愛好,她們倒真沒有什么興趣愛好。有可能是確實沒有什么興趣愛好,但也有可能是因為不知道自己有什么興趣愛好。
而這位連手機都不怎么會用的阿姨,如此壓榨自己的時間去為這些興趣愛好付出,可見,這是一位多么熱愛生活的人。
說起阿姨,我又想起了一位大叔。那是一位路邊攤大叔,我在很多條馬路上看到過他。這是一幅很特別的畫面,無論在哪個地方,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無論他賣的是香蕉或者是甘蔗,他都守在攤位前,拿著一本書津津有味地看著。有時你會產生一種錯覺,這位大叔是來看書的而不是賣香蕉的,他是來看書的同時順便賣香蕉。他就那樣安靜地坐著,戴著一副眼鏡,有人賣香蕉的時候,他就張羅一下,沒人買,他也不會大聲地叫嚷,而是靜靜地坐著看書。有次,我在這位大叔那里買了一根甘蔗,跟弟弟在旁邊吃了起來,我們都不約而同地降低了說話的音量,好像生怕打擾了那位沉浸在自己世界的大叔.....
在很多人都沒有自己的興趣愛好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愛好是什么的時候,有這樣一群人,為家庭奔波,為生計奔波的同時,爭分奪秒去做自己熱愛的的事情。這樣的生活態度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
總是聽過很多次,很多朋友的興趣是旅行。然而數數他們去過的地方,卻沒有幾個。似乎這個興趣是個奢侈品,它得集合天時地利人和才能去發展,首先得有錢,第二是有時間,第三是有合適的小伙伴,這才構成了一次深思熟慮的旅行。真正熱愛旅行的人,怕是沒有這個定力等待吧!
大概是由于激素的原因,我有很多的想做的事情,潛水、做美食、彈鋼琴、跳舞、練習跆拳道、學習法語...這些事情始終貫穿著我整個生活,讓我覺得無時無刻在做自己喜愛的事情,這讓我每天都保持著沖勁。
然而,我身邊非常多沒有興趣愛好的人,如果自拍、逛街、吃飯這樣也算的話。她們空余時間也沒有特別的事情,往往就是去看一部看過就忘的商業大片,吃一頓美味的晚餐等等,這些事情都是一些只限于物質表層享受的事。
我的姐姐是位護士,工作時間,作息不定,不用上班的時候,她要么是回家,要么是跟朋友去看看電影,吃吃飯等,千篇一律。我曾經問過我的姐姐:“難為你沒有愛好發展一下嗎,老是做這些事情不無聊嗎?”姐姐以工作太忙太累拒絕與我深度交流。
但是,人生那么短,人生又那么長,不發展一些興趣愛好,如何度過余生?但是世界上有那么多好玩的事情,一生又顯得如此的簡短。說真的,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真正想做的是什么,大家總會被一些世俗的觀點蒙蔽了自己真正的想法。
幸運的是,我一直知道自己喜歡的是什么,追求的是什么,這樣,我的生活也從來沒有出現過像無聊、空虛這樣的時刻。畢竟像在文化館阿姨說的那句:“連睡覺的時間都不夠,夠忙的。”這一生中,擁有一兩個自己的興趣愛好是多么重要,它能帶給我們愉悅,為我們的生活調味,也正是這一個個的興趣愛好致使我們成為一個個五彩繽紛的人,有人喜歡攝影、有人喜歡徒步、有人喜歡潛水、有人喜歡種花....而不是前篇一律的除了吃飯就是逛街....
在大媽也在瘋狂跳廣場舞的同時,世界上那么多好玩的事情,你真的不打算去看看?
當我們不知道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是什么時,我們應該大肆地去嘗試,去感受這個世界的新奇,去探索這個有趣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