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發(fā)現(xiàn)
Walter是個勇氣可嘉的冒險家,至少在他臆造的奇幻之旅中這是毋庸置疑的。
沖入遭到炸彈??空襲的社區(qū)里、只為了營救心上人的寵物狗,從喜馬拉雅攜鷹而來詩意滿滿的登山員、因為玩具跟邪惡boss展開激戰(zhàn)的正義雇員、容貌蒼老身體卻變小babe的本杰明巴頓反體……相比之下,我那血飲狂沙、踏浪奔襲、手刃惡賊、快意江湖的女俠人設(shè)和姿容絕色、才華冠世、聰明不絕頂長發(fā)及腰的絕代佳人人設(shè)簡直“對不起,您的想象力余額已為負,為避免腦殘,請盡快充值。”
我就思考著幻想跟現(xiàn)實差別到底在哪里呢?幻想大概是我有1個億,那我做夢都要笑醒,現(xiàn)實是我有個毛線,那我笑醒了還想做夢。
Walter醒沒醒我不知道,我覺著該是半夢半醒的,迷迷瞪瞪一個激靈,突突突打飛的飛到格陵蘭,篤篤篤一陣小跑跳上已經(jīng)啟動的直升機,最后一個猛子扎進廣闊冰冷的大海,做出來的事情都頂頂浪漫。
這讓我想起了太白居士,作好詩要好酒,喝到迷迷糊糊半醉半醒時靈感迸發(fā)如井噴,比正常水平高明的多,最厲害是能叫清醒的人也去云霧中受享一番。
看來迷糊對浪漫主義者很重要,清醒的時候不敢、沒條件去體會去做的,腦充血后怎么刺激就敢怎么來。
也不知道Walter的膽子里灌了多少這樣的迷糊湯,才這么瀟灑這么厲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