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媽媽就告訴我們,不要喝涼水哦,喝了會拉肚子。要喝涼的,也要是涼開水。
為什么呢?
一種說法是,因為涼水有細菌,未經消毒措施例如煮沸而造成水源細菌感染,人喝了之后會容易急性腸胃炎,癥狀的表現就是:腹痛、腹瀉、然后沒事了。
另外一種說法:“腸易激綜合征”,顧名思義就是:腸子很容易激動的綜合征。腸道蠕動過快導致腹瀉、痙攣導致疼痛。腸子一激動,腹痛、腹部不適和排便習慣改變就一一找上門來。
“腸易激綜合征”其他常見的癥狀還包括容易肚子脹、吃了某種特定食物容易腹瀉、放屁、肚子咕嚕咕嚕氣體亂串。
喝涼水拉過肚子的寶寶,肯定不會再犯了,畢竟出門在外廁所難找啊。
那么媽媽有沒有告訴過你冷茶能不能喝呀?
嘻嘻,媽媽肯定成功繞過這個問題,跟你說,小朋友不能喝茶滴,喝了會睡不著。媽媽就素這么樣紙。
冷茶,一種是用涼水沖泡的茶。一種熱茶放涼了之后的冷茶。
涼水沖泡的茶,O妹斬釘截鐵的說,不要喝啊。涼水都不能喝,衛生過不了關,何況用來泡茶呢?一樣是入口,還是要愛護一下脆弱的胃,更何況你還浪費了一泡茶,罪不可恕啊。
熱茶涼下來的冷茶,不建議喝。原因是:
1. 體驗感不好。
喝茶主要是聞香氣、品滋味、看茶湯。溫度高分子運動快,茶香更明顯,冷茶根本就沒啥香氣了;茶涼了之后澀味和苦味會很明顯,口感會變差了,刺激性也會更加明顯,;茶湯放置久了會變顏色哦,本來是艷紅色的紅茶茶湯,涼了之后茶湯就會變成暗紅色,冷茶對茶湯的顏色有所誤導。
?
2. 冷茶放置時間久了,衛生不達標。
茶葉沖泡以后,時間長了,茶湯中的維生素C和其他營養成分會因逐漸氧化而降低。另外,茶葉中的蛋白質、糖類等是細菌、霉菌的培養基,茶湯沒有嚴格的滅菌,極易滋生霉菌和細菌,導致茶湯變質腐敗,這種變質了的茶湯當然不宜飲用。隔夜茶不要喝的原因也是因為這樣。
因此,冷茶不要喝,喝了的很大可能也會腹痛拉肚子,一是衛生不達標,二是刺激性太強了。最后傷了腸胃。
也許有茶友問,不是有冷泡茶嗎?又有何解釋呢?
冷泡茶,是近幾年出現的奇葩,但是O妹個人也很喜歡喝的。
制作方法:
準備茶葉、水和茶具(水壺或者礦泉水瓶都可以),茶葉也可以用茶包;水最好是冷卻的白開水或純凈水,每1000毫升水需10~15克茶葉。在壺底放好茶葉,沖入冷水,放進冰箱,等待6~8小時的時間再濾去茶葉飲用。換做茶包和茶粉,縮短一半的時間。
冷泡茶的特點:
不受沸水制約,出門喝茶佳品;因為沒有受高溫沖擊、茶多酚咖啡堿的溶解量較少,氨基酸和糖類物質一樣溶解,口感上顯得很清甜;缺點就是沒啥香氣,一股冷冷的甜香算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