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發現發現,超市里買飲料的人總比買礦泉水的人多;逛街時看見很多人端著飲料或奶茶,從街頭喝到街尾,但大多不會喝完便丟進垃圾桶;外出吃飯飲料成了標配。
已經戒掉飲料,又很好奇的我,便開始自己尋找答案,為什么要喝飲料?
如果我問你:你為什么要喝飲料?
你可能會回答:
解渴、好喝、還有補充營養,果汁富含維生素、奶制品富含蛋白質、涼茶清熱、咖啡飲料提升精神。
你喝的飲料原料是怎么制作的?
估計連很多人都只能看著商標后面的說明,吐出一兩個關鍵詞——糖份、水份……
果汁里含有微量維生素,牛奶飲品里含有一些蛋白質,相比于幾十種念著都拗口的化學名稱,含量可以忽略不計,但卻被放在最顯眼的位置,還以此命名。
飲料中含有很高的糖分,可必需的其他營養含量卻很少,飲料中的糖分進入身體后要產生氧化還原反應,消耗掉體內一定量水分。結果往往是喝飲料越多,感覺越渴。
除此之外飲料眾多危害都被忽略
碳酸飲料:一聽355毫升的飲料大約含糖40克,1升裝的大瓶飲料中含糖超過80克,熱量相當于一餐。牙齒的影響使牙齒因過酸而變黃變薄,對消化功能的影響因有二氧化碳,會產生大量氣體,漲腹,從而影響食欲,餐后馬上大量喝飲料,特別是汽水,不僅會引起胃脹痛,嚴重時還可能會導致胃破裂。
長時間喝會導致肥胖,嚴重影響體形,造成自卑情緒。而且會降低肺活量。導致骨質疏松。
果汁:喝天然果汁引發的肥胖現象,跟喝可樂等汽水以及糖精酒類飲品,沒什么差別。一杯果汁把多份水果的糖分綜合起來。如果按同等分量來計算,果汁所含的卡路里甚至高過汽水。
你大概想不到,一杯240毫升的純果汁一般有100大卡左右的熱量,比公認為的“肥胖飲料”可樂還高一些。通常人吃一個蘋果就感到飽了,可四個蘋果只能榨出很少量的果汁,即使全部喝完也并不覺得飽。但恰恰是這杯果汁,其包含的熱量就要遠遠高于一只蘋果。果汁飲料更是如此,相當一部分果汁飲料里還添加了糖。
喝大量甜飲的孩童會讓他們長大后偏愛甜食。荷蘭一項2004年的研究發現,8到10歲的孩童在連續8天飲用含糖分的橙汁后,更偏愛較甜的飲品。他們也因為習慣了橙汁的甜味而喝得更多。
運動飲料:除了運動員和每天健身超過1小時的人群,普通人都不適宜喝運動飲料,運動飲料含的各種電解質會加重血液、血管、腎臟負擔,引起心臟負荷加大、血壓升高,造成血管硬化、中風等。腎臟功能不好者更是應禁用。而運動飲料中微量的元素在正常的一日三餐中便可獲取。
無糖飲料:零度”、“健怡”這樣標榜著“無糖”的飲料真的不會讓你變胖?
據英國《每日郵報》稱,英國的一位藥劑師Niraj Naik和一位資深營養學家Ella Allred對實驗者在飲用無糖可樂后一小時的身體變化進行研究,發現在短短的60分鐘之內,這些飲料對身體產生的效果竟然和可卡因類似。
喝完無糖可樂10分鐘內,人工甜味劑阿斯巴甜會刺激你的味蕾,“欺騙”你自己的身體,以為體內攝入了糖分。這些甜度本應該讓你直接想吐,但是飲料里的磷酸成功阻斷了你的味覺。
喝完無糖可樂20分鐘后,身體開啟脂肪堆積的模式。這一點,無糖可樂和普通可樂是完全一樣的。此時人體內的胰島素逐漸到達飽和狀態。但關鍵問題是,喝完無糖飲料時,你體內并沒有攝入糖,可是血液中的胰島素卻越來越多,這樣就會造成你血液中的糖分越來越低。
然后你就會無比渴望補充糖分維持平衡。這也是為什么你在喝完可樂后,時常會想“再來一罐”。
喝完無糖可樂60分鐘后,體內的營養開始消耗,讓你感覺又饑又渴。與普通的可樂帶給你更大的滿足感不同,無糖可樂在1個小時候仍然會讓你對甜味充滿渴望,意志力不強的人可能就會繼續喝可樂。
不僅如此,可樂不僅不會幫你補水,而且有可能讓身體更快脫水。Ella Allred分析:當身體出現了脫水的情況之后,另一個惡性循環就開始了。脫水會導致你感到疲勞和困倦,同時也會誘發你希望再補充一些咖啡因。
飲料內含這種非碳水化合物類的人造甜味劑阿斯巴甜比普通的糖還要甜上1000倍。糖飲料不僅不能幫助以控制體重,甚至是引發你體內脂肪瘋狂堆積的重要原因。
人們選擇可樂的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其實還是對口感的喜愛,而不是期待它是一款健康的飲品,實際上無糖可樂只是把人們的罪惡感降到最低而已。
可口可樂全球 CEO James Quincey 在 7 月 26 日的財報會議上向全世界宣布可口可樂旗下的零度可樂,從這個月起將徹底從貨架上消。
纖維減肥飲料:還是有能量。原理就是只喝這個飲料,不吃東西。不過你不吃東西,喝白開水不是更減肥?
自己整理的資料分享給你們。
其實為什么要喝呢?
渴了喝水不行嗎?想補充蛋白質可以吃肉,想攝取果汁可以吃水果,為何要花著幾倍的價格去購買營養成分被壓榨所剩無幾還含有過量糖分的果汁。
我認為最大的推動者就是廣告,隨處都能看到它,并且對你產生誘惑,你會在某時想起來,惦記著要想喝。因為別人都在喝,朋友在喝,聚會要喝,迫于群體壓力,感到不喝這些就不合群。
很多天的沒喝飲料,感到喝白開水乏味,想起了要買飲料喝,好讓自己對喝的有點新鮮感。
逛街時沒買衣服的無聊,空虛,總會在商場里買點東西,最便宜又隨處可見的便是飲料。
在現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里能不隨波逐流嗎?飲料顯然不是我們的必需品,只是廠家制造了我們對飲料的種種需求,我們對其付費,好帶來經濟效益。
種種訴求的飲料廣告出現我們眼前你可以選擇不喝。當然,要是你能控制自己不想喝飲料的話。但對于聰敏的商家花費大量經歷打出的廣告就有誘人的魔力,沒有很強的意志力很難不受影響。
我們以為是我們自己選擇了飲料,但其實是被商家引誘被動選擇而已。
飲料不是我們的必需品,可有可無,不喝飲料也不會有什么不好的結果,甚至益處多多。處在經濟時代的我們,只能盡量克制。
看在這么認真整理資料的我,點個贊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