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接上文:
? 《永澄:世界觀是什么?》
? 《永澄:站在覺察的視角,看投射的世界》
? 《定義一個重要概念——維度-01》
本文是“三觀體系-世界觀”系列的一部分。前文談過了維度的定義、維度在數量和質量上的變化,今天,我們要基于定義開始進行高維和低維的具體思考,以及更好地理解易仁永澄世界觀的本質是什么。
本文將繼續談升維和降維的概念,希望你將其徹底弄懂,因為,這將是你未來持續高效能發展的底層動力,它會為你提供源源不斷的持續力量。相信我,你看了就知道。
1
從直覺上看:升維就是維度數量的提升,是從三維到四維或者到更多的維度,你覺得這種說法有沒有問題?
有一部分說:“沒問題啊,升維就是數量多啊!”,還有人會說:“有問題,永澄老師昨天已經說了,升維是質量的提升啊!只提高維度的數量,不見得質量提升啊!”
升維到底是什么呢?為什么在前面講的是: 升維主要是維度質量提升,同時,維度數量下降更好呢? 這句話怎么理解?
如果我們要對一個人進行描述,要怎么做呢?維度1:身高,維度2:性別,維度3:籍貫。好了,現在你得到了一個3維描述體系。那么,我們來升維,維度4:民族,維度5:相貌,維度6:年齡。這就是升維,升維成6維描述系統。
發現沒有,通過剛才的過程確實是升維了,6維比3維可不是升維嘛。但是,請感受一下,6維和3維兩種系統對一個人的描述質量有沒有變化呢?
感受不到么,我們回到3維重新調整系統:維度4:職業經歷;維度5:成就事件;維度6:競爭優勢。
好了,我們可以比較一下了,原來的6維系統和現在的6維系統,維度的數量都是一樣吧,但是你有沒有感覺到,它在對一個人的描述質量上是不同的(這個例子本質上聊的是“解釋系統”的解釋效率,在一個案例中的投影,你先有個感知,等我們說到解釋系統的時候再具體談)。你覺得哪個描述質量更高呢?
我們再來看:
6維系統A:身高、性別、體重、民族、相貌、年齡;
6維系統B:身高、性別、體重、經歷、成就事件、競爭優勢;
6維系統C:年齡、資源、成就事件、夢想、身份、競爭力。
現在,這個維數是一樣的吧,那這三個描述方式的描述(解釋)效率哪個更高呢?
總結一下:之所以有維度的概念,核心目的是為了解釋(三維空間中某個點的坐標,就是對位置的解釋)。為了提高對同樣一個對象的解釋效率,讓我們可以把對象是什么、本質是什么、規律是什么說得更清楚,通常會采用增加維度數量的方式來解釋,例如從3維升維到6維。但是, 維度的數量并不是解釋效率的關鍵指標,即便同樣的維數,解釋效率也是不同的,甚至維數變少效率可能更高。
2
現在可以再談談“升維”的問題了,這次我們調用黃金思維圈來思考。
為什么要升維? 升維的核心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 提高解釋效率,讓我們解釋對象、解釋現象更加精準、更加有效、更容易理解和解決實際問題。
如何升維? 既然目的已經知曉,那么,升維的關鍵就是更接近本質(未來,我會談到“真實”的概念,可是,這個世界沒有絕對真實,只有相對真實(這句話也是我的假設),升維的本質就是去往相對真實,也就是“接近本質”這個詞的實質)。所以,升維的方式是將維度的質量提升,而這個質量,特指接近本質、接近相對真實。
升維要做到什么樣的? 既然升維是提升解釋效率,效率=有用功/總功,那么,提升“維度的質量”,是在有用功上努力,在總功上如何努力呢?就是減少“維度的數量”,這樣,解釋效率是不是就更容易提升了呢?
好了,可以總結一下這個部分了,請記住,未來我們再談“升維”,有兩種理解方式:
廣義:增加維度的數量、提升維度的質量;
狹義:接近本質/相對真實,提升解釋效率。
在未來我的文章中, “升維”一詞特指狹義概念,那就是接近本質/相對真實,提升解釋效率。
3
升維的邏輯說完了,該看看什么是“降維”了吧。
既然,升降互為反義詞,那么“降維”的邏輯只要反過來就好了,也就是說,降維的本質應該是:“遠離相對真實,降低解釋效率”,是這樣么?一看這個說法,就能感受到,這個說法基本上是錯的,難道我們要自我欺騙、降低效率么?
《黑客帝國1》里有一個鏡頭,墨菲斯讓尼奧選擇藥丸,紅色的表示可以醒過來、藍色的表示要睡過去。
尼奧選擇了紅色的藥丸,從Matrix中蘇醒,然后成為救世主。這個橋段的隱喻極具啟發意義,紅色藥丸、醒過來、站在覺察的視角看Matrix投影的一個個世界,本質就是升維的過程。
那么,降維是什么呢?難道是再睡回去么?無法理解降維的Why-How-What,有一個原因,就是缺少對原理的理解。來看看相關的原理:
這是一個假設,未來我在講到世界觀推論的時候會詳細說明。在世界觀的投射層(多個上層)中,越接近上層,越能夠接近真實,雖然沒有絕對的真實,但是正是因為相對真實才是人類不斷探求、好奇心的基本動力源泉。真實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穩定性/確定性,越是真實,越是可以橫亙空間/時間,解釋更大范圍的表象/投影。所以,為什么哲學家、科學家、思想學家、人類學家、生物學家他們都在追求真實,就是因為他們的懶惰,他們期待找到那個絕對真實,只需要把握這一個真實就可以解釋一切(維度數量為1,維度質量極高,你可以理解為一個點,但是質量極高的點)。因為,他們不斷找尋絕對真實的過程,就是不斷提升認知維度的過程,在世界觀的上層不斷去往更高層次的過程。這就是升維的動力,去往高維、獲得真知、才可能做少得多。
而在世界觀的投影層,其實是極其復雜、極不穩定、充滿著各種不確定性的,場景的一點細微變化/甚至你都看不出變化,就會導致整個方法的全部切換(這就是別人的成功你學不來的原因)。如果你不具備更接近本質的解釋方式,去看到那些波動背后的穩定/確定,那就只能隨波起伏、隨波逐流,甚至在原地做布朗運動(也就是所謂的低水平勤奮,不是你不勤奮,而是勤奮的不是地方)。
說到這里,降維的答案呼之欲出了。記得我們的前提么:我們的肉身只能生活在投影層,而所有的投射層,都只能出現在思想里。也就是說,我們的收益,只能來自肉身所呆著的現實世界里。
那么,我們這種不斷升維的人,到底要什么?難道只是為了主觀世界里構建起雕梁畫棟、高樓大廈么?不是的,我們也期待自己的價值在肉身所在的現實世界里去兌現。當我們持續升維,我們就會擁有更高效的解釋系統,這時,我們就可以排除掉投影層的波動,通過升維獲得的“做少”的能力,降維到投影層來“得多”,真正實現“做少得多”。
這就是“降維”的Why——謀求投影層的價值回報 (建議你百度:泰勒斯,找百度百科就行,看看這個著名的哲學家,了解他是如何升維然后降維謀求收益的,例如橄欖的故事,來加深對謀求價值回報的理解)。至于How和What,那就不需要再談了,原因很簡單:作為一個已經升維的人,Why-How-What就是一個降維過程,Why你都知道了,How和What那就是必然了然于胸的。
4
關于降維,我們再來看一個詞:降維打擊,這是什么意思呢?首先,我們必須澄清一下,降維打擊是懦弱者/被打擊者聊以自慰而編造出的詞。不信來看看下面的推論:
如果你是一個已經升維,并且擁有高效解釋系統的人,是不是自然有一個基本動力,那就是:我要在投影層謀求價值回報?于是,他就自然去往投影層(去往投影層的過程被稱為降維),然后抓住事物本質規律,排除波動帶來的困擾獲得收益。可是,這種做法,讓那些本來生活在低維,靠努力來和不確定性作斗爭的人的收益大幅度縮減,甚至,被高維者搶的精光。
那么,低維度者是不是就會認為自己被打擊了呢?甚至會認為,降維者的目的是打擊自己?要知道,降維者的目的已經很清楚了,那就是謀求價值回報,他們根本不想去打擊任何人啊!
那么,你想想看,“降維打擊”這個詞絕對不是降維者創造出來的吧,他們頂多會說“降維謀利”,而不會為了打擊。
所以, 如果你不持續升維,即便你現在過著安然無恙的生活,只要他人降維到你的領域謀求利益,即便他不是為了打擊你,他也會打的你毫無還手之力。 那個時候,再抱怨組織對你不公平、再通過搞小動作去破壞協作環境、甚至通過投影層的肉身傷害去阻礙對方,那已經是毫無意義了。結果只有一個:無論你如何用盡全力,也會被打得抬不起頭來。
希望,有些話不是從你的嘴里出來:“我一生的努力,原來只是他的起跑線!”、“我如此拼搏所能達到的天花板,竟然只是他的腳底板。”
(最后,我用括號,再說一個可怕的情況:有一些高維者,他們只是為了不斷拉升自己,提高自己的解釋能力,他們即便是來謀求價值回報,也并沒有太大的傷害;而另外一些高維者,因為因緣際會,比如說看了本文,突然明白了什么叫“降維打擊”,突然理解了,原來“降維打擊”不僅僅是一種狀態,還是一種手段,然后他開始有目的地利用降維打擊的手段,那低維人就更別想過的好了!)(愚蠢的我啊,搞什么括號啊,高維打低維,就像三維生物看二維生物是一樣的,不僅可以看到外部輪廓,內部結構看得一清二楚,加括號只能擋住低維者的視角,對于高維者來說,有沒有括號根本無所謂)
5
很多人不知道,我寫世界觀的文章,為什么要先寫一個艱澀難懂的“維度”呢,我來簡單解釋下:
我們每個人都在一個叫做真實/本質軸的不同位置,這條軸無限長,你在任何位置,都有比你看得更通透的人,也有比你更蒙昧的人。我們每時每刻都在接收信息,任何一個信息都可能讓你在這條軸線上的位置進行調整,調整的本質其實就是維度的變化。
由于是每時每刻都在發生的現象的本質,那我們是不是要將它定義清楚。現在知道我的目的了吧:雖然“維度”這個詞只有一個維度數,不過,它卻擁有著“信息密度極高”的維度質量,要弄清楚它,價值大著去了!
配圖里,我引用了《金剛經》的內容,現在,對這它是不是有一種俯視感,認為,它說的就是對的,就是這一個樣子呢?如果你有這種感受,說明你一定處于升維的過程,我的這個系列文章帶著你去了更高的認知維度了。
好了,說完升維、降維和降維打擊,我想問幾個問題,你嘗試回答一下:
你的感受是什么?
你是高維者還是低維者?
近段時間里,你是往升維發展、站在原地不動還是因為懶惰等(由于系統1的認知放松需求而隨意投放的解決方案)導致莫名其妙去了更低維度?
你是否有被高維打擊的經歷?
舉出3個高維打低維的例子,其中兩個必須是自己身邊發生的。
接下來,你要做些什么,要如何做?
我等著看你的反饋,明天繼續聊。
這是我昨天上午9點左右的截圖,留言量將近400條了。我會順序看留言的,但是,你的留言能否上墻,那就要看造化了。
無法進入精選留言是個問題,我們不是說要“升維解決問題”么,恰好練一下世界觀、升維。我想問一個問題:如果說,你可以提升維度來(降維打擊)其他的留言者,你要如何思考這個問題呢?
明天,我在附的部分,給你一個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