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竹露滴清響
01.
人生中有猝不及防來臨時,心中除了不舍和嘆息,眼睛里一定還有淚水和遺憾。
同事95歲的老母親于今早去世了,昨晚還和同事在電話里嘮家常,說著家里的大事小情。
放下電話十幾個小時后,在以后的歲月里,同事就再也聽不到母親親切而溫暖的叮嚀了!
不管一個人的年齡多大,在母親面前都永遠是孩子。一個沒有了母親的孩子,真的成了一棵被風吹得隨意搖擺無處安放的秋草了!
同事個子很高,長得很精神,有些胖。平時想著法子減肥,胖都沒有舍得離開她半毫。
辦完母親的喪事回來,前所未有的變化――臉瘦下去一圈不說,明顯地憔悴了不少。就像一棵郁郁的樹,一夜之間經歷了疾風驟雨,凋零了枝葉,失去了往日的蒼翠。
她回家為母親辦喪事的時候,同事們在一起議論著,說90多歲的人去世,這是喜喪。
可是母親活多大年紀,當女兒的都嫌不夠,有媽媽陪伴在歲月的日子,才覺得這日子沒有深深淺淺的悵然。
享受有母親的日子,多好!
02.
我的母親到年底也要90歲了,突然有一種擔心和恐慌,怕有一天自己的母親也像同事的母親一樣,突然間離我而去。
下班回到家,坐在飯桌前,突然吧嗒吧嗒地掉起眼淚來。
“怎么啦?”老公問。
“我想我媽了……”這種心情比小時候更濃烈,恨不得立刻見到。
是的,我想母親了!
小時候,母親去外婆家不帶著我時,我便一天都蔫蔫的,奶奶一邊看著我一邊和鄰居聊天,我便安靜地在一旁坐著,盼著太陽的腳快些走完這一天。鄰居見我一副怏怏的樣子便和奶奶說:這孩子是想她媽了!
是啊,我想我媽了!
今天的想比昔日的想更雜沉著各種滋味,更多的是懼怕――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之前是喜。
母親80歲的時候,我很為之驕傲,因為她身體硬朗,精神榮榮。母親來我家時,我喜歡一手牽著兒子,一手牽著母親,在小區的路上走成一道幸福的風景。
也很少刻意去攙扶母親,母親也不讓,母親常說:我還沒老呢!
記得有一次帶著母親出去玩,要爬上一座帶坡的橋,母親手扶著欄桿邁臺階,動作有些慢,兒子想攙扶他姥姥,我在橋上大嚷著:“別攙著你姥姥,讓你姥姥自己走!”
然后80多歲的母親就自己“翻越”了這座橋。
現在呢?這樣的話怎么也說不出口了,因為母親的腿腳老了,偶爾還要拄著拐杖走路,哪有力氣再爬臺階?
03.
回到老家,看到母親精神還不錯,正忙著做小褥子。我問母親做這干啥?母親說,4個月大的重孫女和6個月大的重外孫女來的時候給她們用。說著戴著老花鏡,自己一針一線手縫起來。
我想母親在縫的時候腦海里浮現的一定是兩個孩子可愛的臉蛋,粉嫩的小手,還不會說話的咿咿哦哦聲……這四世同堂之樂,這含飴弄孫之喜,母親已經享受到了!
做完小褥子,母親再出去邁門檻的時候,腿腳明顯不像以前那么利索了,我去攙扶時,母親還是不讓。
母親在馬扎上坐著和我聊天,想要起來的時候,要起好幾次,我再前去攙她起來時,母親便不說什么了。
回家一次,不近的路程,我盡量和母親多呆一會,像小時候一樣,讓我的身影在母親的目光中多停留一會。
時間是一種猝不及防的東西,歲月是一場有去無回的旅行。也許有一天,你再想坐在一個人身邊時,只能在心里想想了!
有空,回家看看!
如果喜歡,點個贊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