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她畢業了,22歲。進了公司周圍人于她都是XX哥、XX姐,大家見到她都說好小好年輕,感覺結婚還很遙遠。
2014年,23歲,并沒有太多的變化。老爸開始在電話里輕輕地提起:“你該考慮終身大事了!”
2015年,24歲,人生第一個本命年悄然而至。老爸催促的頻率更高了一些,也不再那么委婉了,甚至開始聯合外婆、奶奶一起旁敲側擊輪番轟炸。
2016年,25歲。很早就聽過25歲是個坎的傳言,當自己走到這個年紀,身邊這樣的言語仿佛又更多了。爸爸的催促更嚴厲了,說出“今年你怎么也得給我帶個女婿回來”的命令。
2017年,一轉眼26了,爸爸在電話里說的不再是你要找男朋友,而是“XX親戚給你介紹了個對象,我把你電話號碼給他了啊!”有時候,還會突然有人來加微信,備注:家里介紹的。
她有點hold不住了。
有一天,她仿佛突發靈感地,打電話跟爸爸說:“我在深圳遇見了一個挺好的男生,我們很聊得來,不過剛認識不是很久。那爸爸就不要再給我介紹對象了,不然讓他知道我在相親就不好了呢!”爸爸在電話里表現出難得的安靜,她感受到這個謊言帶來的安慰和力量。
那么,按照計劃。
大概5月份的時候,她就會告訴爸爸:“那個男生開始追我了,但是我還打算再考驗考驗他。前幾天我生日他送了蛋糕和花,他常常約我出去玩,去玩的地方都是他找的,我也很喜歡,他很照顧我。不過,再等一段時間吧,畢竟我們認識也才幾個月呢!”
大概6、7月的時候,她就會告訴爸爸:“我們在一起了,現在很開心。但是您先別催我帶他回家嘛,才剛開始,我是女孩子啊,這么著急可不好呢。再說,讓我們自己先相處吧,至少得一年半載,您說是吧?”
這之后,大概要編蠻多故事的。
你們相處得怎么樣啊?
沒有吵架吧?
他對你怎么樣?
來多跟我說說他是個什么樣的男孩?
這些,可能都是需要定期回答和匯報的,爸爸可時刻在跟進著節奏呢。
到快年底的時候,可以走完這彌天大謊的最后一步了。
“爸爸,我跟他分手了,現在特別傷心,您什么也別問了,讓我靜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