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未見的高中好友經緯,前幾天在微信朋友圈發了一個狀態,告訴大家,她順利的考上了深圳的國稅,準備從北京轉戰深圳了。
看到這一條狀態,我心里由衷的佩服她。不止是佩服她能夠從幾千人競爭的崗位中脫穎而出順利拿到深圳公務員的offer,更是佩服她一個小姑娘,當年畢業在我們都想著如何進入穩定的國企事業編的時候,她偏偏只身一人來到互聯網企業;而如今,在我們想著如何在這個三線城市趕緊找個人嫁了解決房子戶口的問題的時候,她一個人換了另一個競爭激烈的一線城市,重新開始打拼。
關鍵是,她似乎一樣過的風生水起,她說她要在深圳定居下來,她說將來要給父母也接過來。
從小到大,我們似乎都是在對比中長大。小的時候,是大人們拿著你去和別人家的孩子對比,而長大后,你就要開始慢慢自己和同齡人開始對比了,對比著誰的工資高,誰嫁的好,誰買的房子有多大平的,誰開的車是什么系列的。
對比之后,你會發現,以前同樣的起點,甚至可能上學后成績還不如你的同學,畢業幾年后差距卻越來越大。
這些年,我一直觀察我自己以及身邊一些女孩子的成長軌跡,同樣的起點,幾年后,有的人過的肆意而瀟灑,自給自足生活自在;而有些女孩子卻被生活折磨的灰頭土臉,老氣橫秋。
造成這些女孩子之間的差距,究竟在哪里?
有的時候,選擇確實比努力更重要,而更重要的是膽量和勇氣。
膽量和勇氣,在在這個社會上,不止是男人才專有的東西,身為女生也同樣需要有。
說回我剛才的那個同學經緯。
我們是在同一所市內重點高中上學的。上學的時候,她就不屬于那種死讀書的學生,比較好玩,性格也開朗,和誰都能聊的來玩到一起去。而我和她的性格正好相反,屬于那種只會學習,沒有任何特長和愛好的。
這樣的對比,在以成績至上的學生時代,也還是比較占優勢的。在那樣的大環境下,尤其是在我們那樣的三四線城市,大部分人都覺得學習好將來一定就可以找一個好工作,有一個較高的收入和社會地位。
高中畢業后我上了一個211的熱門專業,學了會計;而經緯去了一個二本讀了一個國際貿易。
大學的時候,以我當時的眼界,覺得我好好讀書就行了,畢業后找一家會計事務所或者一個企業當一個會計,穩穩當當的生活,這就是我未來的人生規劃了。
經緯讀的專業,按她的說法就是"雞肋"。所以,她在大學竟干一些"不務正業"的事:大一參加什么舞蹈社團,開始學跳舞,和舞社到處去表演,比賽;自己跟著學姐學長學做視頻,給社團錄制視頻;找各種兼職,甚至還搞了一些創業項目去折騰。
畢業后,我們大部分的人都想著,如何回到離家鄉近一點的城市工作。對于我們這個專業的人來說,都想破了頭去進一家國企,銀行,或者考個公務員進事業編制,因為這就意味著,穩定,體面,不用那么辛苦。
所以,我最終選擇了一家銀行。
而經緯自己一個人去了北京一家互聯網在線教育企業。
去北京,對于當時剛剛畢業的我來說,簡直想都不敢想,一提到北京這個詞,我腦海中就會浮現一大串的問題在排隊等著我:能負擔起房租嗎?上班得坐多長時間地鐵???背景的空氣不是很不好嗎?在北京能找到合適的男朋友嗎?
這一大串的問題,就像是身上一圈圈纏繞著你的繩子,完全牢牢的捆綁著當時膽小懦弱得我。
而當時的兩個女孩的不同選擇,短時間內還看不出太大的差異。
三年后,有一天無意間在脈脈看到了經緯的簡歷,我突然覺得差距原來潛移默化就產生了,而且短短三年的時間,彼此之間卻差的原來越大。
她的簡歷上是這么寫的:
xxx會計學院的院長、負責人、執行總監。負責xxx會計學院線上課程的搭建、線上線下推廣、線上銷售等前端后端所有工作
具體包括:負責會計學院的人員招聘面試等工作;薪資體系、學院組織架構的搭建;學院前后端所有的具體工作的分配、管理,包括后端會計基礎課、習題課的講師溝通、錄課、上線,習題庫的需求與產品技術對接、習題的購買、錄入、上線,后端的報名學院服務;前端的線上百度商橋銷售、線上瀏覽器競價線下高校渠道的推廣等。
這個還只是她一家公司的一部分經歷,原來這三年,她在北京干了這么多事,她原來實現了如此野蠻的成長。
而我的簡歷,就是xx銀行柜員,三年前三年后,工作性質和內容都一樣,除了點錢快一點,再無其他有有競爭性的技能。
以前那個在學校學習成績不如你的女同學,畢業三年后比你工資高了三倍。
膽量和勇氣,你是否有勇氣踏出你的舒適圈,決定了你們在什么城市生活,也決定了你們在什么檔次生活。
當你看著別人在大城市拿著高工資,羨慕嫉妒恨的同時又畏首畏尾的不敢踏出自己的穩定圈子,抱怨著工資低,待遇差,職業天花板低,卻沒勇氣做出改變的那一步。
羨慕別人做代購掙錢快,又怕沒有進貨渠道,嫌棄發貨麻煩。
看別人辭職創業做的風生水起,自己瞻前怕后,怕沒有創業資金,怕沒有客源,怕失敗。
如果目前的現狀你不滿意,那就一定要想辦法去改變。而改變這個詞,做出來真的不是那么簡單。
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一定要勇往直前。
人生從來都不是在糾結中就能夠成功的,我喜歡的一個作者孫晴悅說過一段話:
你要學那些胸中有丘壑的女人們,早早充分評估了風險和收益,評估了市場和未來,評估了自己的野心和抱負,然后以一顆無所畏懼,拿得起放得下,能夠不計較眼前得失的心,堅定地走著每一步。
還有一個重要的前提,你不能糾結。人一糾結,就完蛋了。沒有哪個長跑冠軍,不是專心一意的。沒有誰一邊跑一邊想著換跑道一邊東張西望看別人跑得怎么樣,還能拿到好成績的,沒有。
產生差距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學識和眼界。
十一回到家的時候,以前的那些小學同學,最近卻越來越不愿意見到了,心里僅存的那一點點舊情,因為談論的話題不同,而漸漸疏遠了。
我的那些初中同學,女生大部分同學都是早早的輟學了,到了二十四五的年紀之后,就選擇了結婚家人生孩子,然后做一個專職的家庭主婦。
和她們的交談的話題,都是離不開自己的孩子,離不開自己的丈夫。
她會抱怨說孩子怎么的調皮,丈夫每天回來很晚。
而她們自己每天的生活就是早上起來做飯,上午玩一上午的消消樂,中午再做飯,下午洗衣服,到了晚上的時間,再做飯。
偶爾我看看她們,不僅心里感慨,也許她們這一生就這樣過去了?
我突然又想起了我那些在北京讀研的同學,有些進了投行,有些在知名的外企,過著朋友圈中的生活。
如果你現在正在糾結考不考研的話,那我一定好不猶豫的告訴你,考吧,努力的考上名校,去一個大的城市。
做一個學生的時候,你在大城市的生活成本還是很低的,但是你所遇到的同學,你的眼界,還有你學識,都不是你在你那個小城市生活能夠相比的。
總有人會問這樣的問題,女生讀那么多書有什么用?
而且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讀書無用論發酵的愈發嚴重。
讀書到底有什么用,我是這樣想的,讀書不一定會改變命運,也不一定會讓你過上你想要的生活,但是,只是可以讓你遠離你不想要的生活。
學識到了,眼界也就到了。你才不會覺得只有找個有錢人才能過上好生活,你才不會覺得只有公務員和教師才是女生應該有的工作,你才不會覺得你現在沒有結婚就是同類中的異類。
女生之間的差距,畢業時間越長就會越來越大。
愿你最終有勇氣和但量,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愿你有學識和眼界,成為人群中那閃閃的一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