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不知從何說起,該起個什么樣的頭。時間終究是如流水般,一去不復返,無奈世間沒有讓時間停住的法術,只能任由時間飛快的走過。但是我們卻毫無辦法,只能不斷的去適應,改變自己,讓自己活得不那么狼狽。
我是一個在縣城長大的孩子,家庭雖不富裕但至少沒有嘗試過長輩們經常提起的60、70年代那般,買米是用糧票換的年代,肉也是只有逢年過節才有的。甚至現在跟長輩在一起吃飯時,也總是提起過往的那些事,在他們的談笑之中我也能想象到其中的艱辛。
人都是很懷舊的感情動物,每當我們孤獨時,總會回想起一些小時候的事,嘴上笑著其實心里會有些許傷感。想起與朋友們的歡聲笑語、想起與朋友們的你追我趕、想起與朋友們鬧矛盾、追女孩,這些種種。仿佛還在昨天一般,聲音還回響在耳邊。
記憶一閃而過,又回到這個寂靜而空洞的房間,我不知有多少人像我一樣,在這個大城市中打拼著,為了能夠在這有一席之地。每天的計劃如出一轍,從早晨起床的那一刻起就已經知道一天下來要干嘛。洗漱、早點、上班,總是做的那么的輕車熟路。
2017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達到795萬人,也就意味著從現在開始到未來的幾個月,會有大批次的應屆畢業生尋找工作,實習。也就是說隨著每年畢業人數的增加,就業難度增大,那么待業的也就會更多。尤其是在一線城市,優秀人才充裕的群體中,你只有變現的更加優秀,才能脫穎而出。
也許找到工作后,你也是做著一些枯燥無味的事情,也許跟你一同畢業出來工作的同學已經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標,有了自己的人生定位。亦或者你的初中、高中同學,他們早早輟學,現在卻當上了老板。而你還需要從職場新人做起,為了你那穩定的工作在奮斗著。希望你不要著急,他們的成功背后也是付出了無數的辛勤汗水。沒有誰是能在社會上有特權的,沒有能力自然就不可能享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你現在要做的就是多學習。
舉一個例子吧,前段時間我去朋友那邊吃飯,談一個紅酒項目。他跟他的一位長輩都在場,我們是以學習者的身份赴約的。這位長輩是富士康的一位高管,他已經工作幾十年,經常出國,在他手里已經不知接觸過多少實習新生。
長輩便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
他的侄女小林也是名校畢業的,被安排到美國一家企業實習。實習期是3個月時間,這一批實習生中一共有13人,他們每天幾乎沒有工作,每個月還拿著比較高的薪資。上班時大家還是規規矩矩,比較老實的,但是實習生出奇的輕松,而其他員工們每天忙得幾乎連去泡一杯咖啡,倒一杯茶的時間都沒有。這時候小林就打電話給長輩問:
“為什么我們每天這么閑,他們卻那么忙碌,我甚至覺得幫不上他們的忙。”
長輩只是告訴她,既然沒有事情做,那是不是因為怕你幫倒忙呢?你可以看到他們在忙的時候幫他們倒杯開水,泡杯咖啡呀,這對他們來說已經是很大的幫助了。
而其他實習生并沒有像她這般做,依然是各做各的,完成一些上級交代的任務。她也會借機會去盡量幫助同事、上級做一些比較簡單的工作,甚至有些時候還會教她做一些事,讓自己更加輕松些。
就這樣,3個月實習期過去了,而最后通過實習期的人就她一個,其他人都沒有被錄取。
大家看到這時也許都會說,這個道理誰不懂?不就端茶倒水嘛,簡單的事。也有人會說我一個高校畢業生為什么要去做這些事,當時小林心中也有這樣的疑慮,長輩還是細心給她道出原因:
不要歧視自己做的任何事情,你做的每件事都是高尚的。不管你在大學時是多么的優秀,出到職場,你要學習的只會更多。主要的是要踏實做事,就連馬云曾經也不過是一位街邊賣書的小販,更何況我們呢。也是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成就了無數的成功者。
PS:我的文章也許不會那么的華麗,文筆也不會多么的完美,思路不會一蹴而就。我享受這種比較隨意的方式,做什么都是從一個思路開始走下去。在我這,大家可以盡情討論,把你們的心情抒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