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彭小六知識管理學習整理
????? 看書的時候總有種感覺,它會一直在那--不離不棄;而事實恰好相反,由于你的拋棄,書里的知識也理所當然的遠離了你。所以在一開始我們就要明白一個道理:你不理書,書不理你。要想明白一本書,首先要和這本書建立聯(lián)系,要想讓它為你所用,就得把它收入麾下,納入你的知識體系。功力深厚者,大多擁有屬于自己的套路,大到福爾摩斯的知識殿堂,小到春秋時期楚國養(yǎng)由基的“百步穿楊”。那么這里就涉及到一個知識體系架構(gòu)的問題,我們到底要如何構(gòu)建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呢?
關于知識的三個問題
1、我該學什么?
????? 每個人對于學習的定位和方向是不同的,在把握學習目標之前首先要學會了解自己。按照對于知識體系的管理和認知,我們可以兩個方向來著手,一個是知識的分層:通用知識、專業(yè)基礎、專業(yè)知識;一個是知識的分類:舒適區(qū)、探險區(qū)、盲區(qū)、寶藏區(qū)
?????????從知識分層的角度了解自己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并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進行分層管理。所謂通用知識,包括我們在九年義務教育中所接收的基礎知識、生活常識等,不知道自己通用知識掌握情況的人建議可以去做一下每年的公務員考試試題(《如何管理你的知識》一書中推薦),因為公務員考試中所涉及的通用知識涵蓋面很廣,是對自己基礎知識掌握情況的一個很好的檢驗工具。專業(yè)基礎主要是指你對某一個特地領域里面知識的基本了解,比如說知識管理、時間管理、心理學等,每個人對于此類的專業(yè)知識或多或少都有一個比較基本的了解,這個就叫做專業(yè)基礎。更高一階的就是專業(yè)知識了,僅靠了解的一點皮毛,你可能明白但是不會表達,或者你能表達出來卻無法做系統(tǒng)的了解和更深入的解析,要想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就必得有專業(yè)的知識。
????????從知識的分類角度來看待學習,上面我們說你的知識是可以被分類的(假如你愿意的話)。用幾句話來解讀知識的分類就是:知道自己知道的---舒適區(qū);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探險區(qū);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寶藏區(qū);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盲區(qū)。了解了自己的哪些知識屬于哪個區(qū)域,那么接下來就好辦了。首先我們要明白,在這4個區(qū)域中,我們所能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的區(qū)域?qū)嶋H上只有兩個:要想取得進步,增加自己的知識寬度,就得勇敢的走出舒適區(qū),去探險區(qū)看看你才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要"擴大涉獵范圍";而對于寶藏區(qū),其實我們也是可以利用的,不知道自己知道要如何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呢,課上分享的方法是“嘗試分享”,論壇和知乎、豆瓣等網(wǎng)絡媒體上每天都會有很多的提問,不妨嘗試著去回答,另外時常的做分享、做交流也是一個不錯的自我發(fā)現(xiàn)的途徑。
???????當我們了解了知識的分層和分類之后,再嘗試著去做回答:我該學什么?另外更重要的是試著去了解自己的興趣點--“你的興趣遠遠大于你的能力和時間約束"。
Action:準備一張白紙,根據(jù)以上分層和分類,一一羅列自己的技能清單,畫出技能羅盤針,將準備學習和提升的技能放入學習區(qū)。
2、我該怎么學
確定了自己的學習區(qū)域,羅列自己該學習和需要提升的技能之后,接下來就進入到怎么學的階段。
#找到我要學的知識#?? 途徑:讀書、云課堂、培訓班、微信公眾號、微博、社區(qū)、搜索引擎
#碎片閱讀的正確姿勢#? 途徑:刷--讀--互動
#如何進行知識管理#? 途徑:印象筆記、notebook、有道云筆記、為知筆記等在線筆記(這里以印象筆記為例)
關注印象筆記微信公眾號,可以隨時隨地將刷到的文章保存在筆記里(建議下載印象筆記之后系統(tǒng)的學習其功能和作用)。
??? 收集沒有用,還得學會整理
? 1、命名:用編號規(guī)劃出文件夾的層次,制定適合自己的命名規(guī)則;
? 2、分類:數(shù)字標識--FRS分類邏輯(Flow工作流、stock經(jīng)驗庫--經(jīng)驗收藏帖、reference知識體系--個人IP知識體系的架構(gòu)和整理);工作任務和關注點;
?? 3、貼標簽:可以通過多維度來增加其屬性;
????3、?學過的知識,為什么老是記不住
觀察學習的發(fā)展規(guī)律,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對于主動學習的人來說,分享是保持知識留存率高的最好方法。那我們要如何的應用分享呢?
#線下社群的分享#?? 拆書幫、行動派、十點讀書會等;
#線上的分享#???? 知乎、豆瓣、簡書、微信、微博等;
#自媒體#?? #個人電臺#???? #新媒體專欄#等
??? 不要等到牛逼了才做分享,而是一開始學習就開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