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個很是糾結的問題:我是一個小城市的老師,我的周圍人們都有個工資不高,但是穩定的工作,結婚生孩子然后守著微薄的工資到退休。我的路子不應該是這樣的,我害怕我會和他們一樣。我想過去大城市里面工作,但是我又害怕在大城市里面找不到好工作。我曾經想過通過考研來擺脫我現在的狀況,但是我又擔心,如果復習了一年,考不上怎么辦?我還想過實在不行我談一段戀愛,結婚算了。但是我又害怕他成為我未來發展的阻礙,我該怎么辦?
古典老師在《拆掉思維的墻》一書中提到過職業安全感奴隸這個概念,并指出這類人經常和自己玩一種被稱為yes but的游戲:是的,但是……。知乎上問這個問題的朋友就是在玩這種游戲。既不能積極活在當下,專注于當下的工作和生活當中,又不能面向未來,為改變現狀做出實際的行動。最終只是自我消耗,淪落成為安全感的奴隸。
職場里,我們到底應該如何提高自己的安全感呢?
1、別再貪圖穩定、敢于自我革新
暢銷書《個體崛起》的作者陳立飛說過:這個時代,如果還有人跟我談穩定,談保障,我會覺得是個笑話。事實是,仍然有一大批人還深陷在“溫水煮青蛙”的工作環境里,一邊抱怨、一邊糾結,不敢給自己來一個痛快的了斷。
我有一個閨蜜,大學畢業后,進入了一家傳統國企工作,從基層到機關,一待就是5年。一直在變的是她的崗位,不斷扮演著一塊磚的角色,哪里需要哪里搬。不變的是她的收入和職場素養。她曾告訴我,體制內的五年,沒有攢到什么錢不說,更懊惱的是發現自己沒有什么太大的成長。周圍關于“女孩子有個穩定的工作就很不錯了”的聲音一直環繞耳邊,“穩定”這個詞在她的意識里并不是那么容易動搖,更別說徹底根除。
2016年3月,在經歷不知多少次激烈的思想斗爭下,閨蜜在老公的鼓勵和影響下,終于邁出了安逸、穩定的舒適圈,鼓起勇氣辭了職,重新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進入了互聯網行業,開始了新的工作。經過近兩年時間的歷練和打磨,她收獲了撕裂般的個人成長,如今個人公眾號粉絲已有3萬,目前正在籌備自己的第一期知識付費課程。過年回家見面,她整個人生狀態和以前相比大不一樣,從內到外流露著自信!
特蕾莎修女曾說:上帝不是要你成功,他只是要你嘗試。我們為什么不給自己的人生多一種可能呢?
2、保持成長、不斷精進
去年年底,有一個關于河北唐山縣收費站取消后,收費員哭訴自己離開了收費站,什么都不會干的消息在網上刷爆朋友圈。我身邊也有當老師,或者是進入事業單位的同學經常抱怨:為什么人家的收入都在指數級增長,我的收入卻連維持基本的線形增長都困難?或許在不久的將來,這將是一大批所謂工作穩定、旱澇保收的人都將臨的一個窘境。
這個時代,知識更新跌代速度非常之快。職場里,前有猛虎、后有惡狼的激烈競爭早已是常態。你原地踏步,躺在舒適圈里睡大覺,而別人卻在小步快跑甚至大步狂奔,當整個時代都在向前發展的時候,你不被淘汰誰被淘汰呢?只有堅持成長,不斷精進,才能緩解焦慮和恐慌,帶來相對的安全。
3、培養積極陽光的心態,遠離負能量
我們身邊總是不乏這樣一類人。當你想要辭職、重新開始時,他會勸你:哪兒都一樣,換了說不定還沒這家好;當你想要開始學習一項新技能時,他會告訴你:我以前學過,學了也沒啥用——這類人通常還有一個共同點:喜歡抱怨,看待事情總是消極、負面和悲觀的。這類人也通往是生活中的Loser,過不好自己的人生,也唱衰他人的人生,和這類人在一起,你整個人都不好了。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應該多接近那些自信積極的人,那些每天精神飽滿、充滿正能量,有想法、能自律,能夠為自己的夢想買單的人。站在陽光里,你會慢慢曬走黑暗。和誰在一起真的很重要!仔細想一想,總會發現我們身邊也有這樣的長輩或者朋友。多和他們接近交流,慢慢你會越來越自信,并且不論你的工作還是生活都會越來越順遂、越來越好。
不管我們是否愿意,我們都被推進時代快速發展的洪流之中。在大的浪潮之下,越穩定,反而越危險,只有隨著時代的潮流同頻共振,敢于從認知層面、行動層面不斷進行自我革新、堅持成長的人才能提高自己的職業安全感,成為時代的弄潮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