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自閉癥
? ? ? ? 孤獨癥又稱自閉癥,于1943年首次被美國精神病醫生里奧.肯納觀察記錄并發表。我國于1982年由陶國泰醫生首次研究并發表。
? ? ? ? 孤獨癥到底是什么呢?在DSM-V出來前,把孤獨癥歸于是一種廣泛性發展障礙,對患者的社交、溝通和行為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是一個復雜的“譜系障礙”,是終生疾病,每個患者的癥狀都是不同的,包括程度、癥狀最初體現時間和癥狀。廣泛性發展障礙的主要類型有嬰幼兒自閉癥、雷特綜合癥、兒童期分裂障礙、阿斯伯格綜合癥和待分類的廣泛性發展障礙。
? ? ? ? 2013年5月,美國出版的《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V)將自閉癥歸于精神發育障礙并單獨分類為自閉癥譜系障礙,不再屬于廣泛性發展障礙。
? ? ? ? 孤獨癥的四個標志性性行為特征:
1.與一般人群不同的社會交流障礙
2.語言與交流方面的障礙
3.對變化的拒絕、對規律的遵守、動作的怪異、重復性行為
4.在兒童期體現癥狀
? ? ? ? 目前的研究表明,孤獨癥沒有國籍、社會經濟地位和種族的區別,是一種終生障礙,尚無根治方法。
二、病因
? ? ? ? 現在國際上并沒有找出確切的病因,一般認為和以下因素有關:
1.遺傳基因
目前,在識別與孤獨癥有關基因的研究中,研究者發現了多種基因以及基因突變,還有一些基因或者染色體疾病。
2.大腦結構異常
大腦受損,大腦異常生長等
3.環境風險因素
環境研究還處在初期階段,并不能準確判斷是否與孤獨癥有必要關系(有研究表明,父親年齡越大,孩子患孤獨癥的可能性也越大)
? ? ? ? 部分孤獨癥患者還經歷著其他障礙的伴隨(恐懼癥、強迫癥、注意力缺陷多動癥、焦慮癥等)或者生理方面的困擾(睡眠、消化系統異常、過敏等)。這些現象進一步證明孤獨癥的復雜性。
三、發病率
? ? ? ? 在我國,并沒有適合被官方引用的具體數據,參考一些研究,有的說我國的發病概率為1:100,有的說為1:88,并沒有強有力的證據證明。參考部分地區(2007年香港16:10000;2011年臺灣28.72:10000)
? ? ? ? 美國目前的比率為1:68,韓國為1:38
? ? ? ? 在孤獨癥患者中,男孩的患病幾率大于女孩,在5:1,中國的話在6:1至8:1中間,但是孤獨癥女孩的病情會比男孩嚴重。目前,孤獨癥的發病率在逐年增加,這與診斷技術不斷更新,社會對孤獨癥關注更多有關。
四、自閉癥的特點
? ? ? ? 孤獨癥兒童的主要問題是溝通、社交障礙和刻板行為,部分還伴隨著感官系統的失調。
1.溝通
? ? ? ? 孤獨癥兒童多數存在語言發育遲緩,有些終生沒有語言。有語言的孩子能表達簡單需求,但不能主動發起對話,有怪異的語調等等,他們在溝通方面有以下困難:
不能表達自己的需求,只會用尖叫,哭泣表達意愿
不能描述環境中使他們不適的現象
不能提抽象的要求
不能明確表達自身的感受或不適
不明白指令
不能與人進行互動式對話
誤解別人的意思
不能維持對他人的注意力
不能用語言來描述情緒
不能對自己的行為或者想法做出解釋
不能與他人協商溝通或者討價還價
2.社交
? ? ? ? 這里指的社交是指兒童與他人之間進行的社會性互動,發生在孩子與一個人或者多個人之間。孤獨癥兒童的一個極大特點是缺乏目光對視。孤獨癥兒童在社交方面的困難有:
缺乏目光對視(或者斜眼看人)
不尋求互動式溝通
不能分享
不能根據他人給出的非語言信息做出反應
忽視環境信息
不明白不同場合的社交規則或禮儀
3.刻板行為與思維
? ? ? ? 刻板行為是指重復發生缺沒有社會性功能的行為,比如甩手、晃動身體、把物品排成特定形式等,由刻板行為與思維造成的困難有:
因為不斷從事不具備功能的重復性行為而使別人覺得怪異
無法承受自己認定的方式或順序被打亂
不能意識到別人和自己的想法未必是一樣的
以為別人知道自己的想法
不能忍受別人不遵守規則
不能接受變化
不會活學活用,學會的技能不能在生活中泛化
興趣狹窄
不善于組織、計劃和安排
4.感官失調
? ? ? ? 感官失調分兩種,一種是超敏(過敏),一種是低敏
? ? ? ? 超敏是指神經系統對某些感官刺激過度、只是很小的刺激就可能讓孩子感覺到刺激的過度。
? ? ? ? 低敏是指孩子感受或者意識不到正常水平的感官刺激,需要更大的刺激來觸發神經系統。
常見的超敏癥狀:
觸覺:不喜歡穿新衣服,不喜歡被別人觸碰,身上弄到臟污或水漬一定要換衣服
聽覺:捂耳朵,被突然的尖銳的聲音嚇到,不喜歡理發,經常哼哼唧唧(發出聲音來抵御外界聲音)
視覺:喜歡關燈,不喜歡陽光,避免目光對視,斜視,可能有閱讀障礙
味覺:口味清淡,不喜歡嘗試新的食物,挑食,經常作嘔
嗅覺:不喜歡特定香味,聞到某些香味會作嘔,經常捏住鼻子
運動與平衡:行動時要抓住某些東西來保持平衡,不喜歡粗糙的地面,暈車,不喜歡被推,避免粗暴的活動
本體覺和空間感:不喜歡劇烈運動,動作笨拙,常常撞到東西,可能出現肌無力現象
常見的低敏癥狀:
觸覺:喜歡粗暴的活動,對溫度和疼痛沒有反應,手上喜歡把玩東西,自我傷害
聽覺:喜歡敲敲打打,喜歡鼓類玩具,喜歡廚房衛生間等地方,喜歡大聲的音樂、熱鬧的場所
視覺:透過指尖看光線,喜歡開關燈,喜歡圖案,喜歡旋轉的物體
味覺:口味重,喜歡嘗試新的食物,喜歡舔東西(非食物)
嗅覺:喜歡氣味重的東西,喜歡聞東西,喜歡噴了清新劑,香水等場所
運動與平衡:喜歡秋千,喜歡前后擺動身體,喜歡轉圈,不喜歡靜坐,喜歡保持動的狀態
本體感和空間感:喜歡跳躍,走路時腳步重,喜歡靠著人或物件,喜歡推拉類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