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過年就會遇到各種催婚話題,大家得出的結論往往是眼光太高之類的,看上你的人你看不上,你看上的人別人卻看不上你,如此往復循環,其實結婚的早晚跟幸福程度并沒有多大的關系,很多人早早就結婚了,很多人很晚才結婚,我們討論的是城市里面的普遍現象,當然不包括一些高中就不上學早早結婚的現象等。
在我周圍結婚晚的人往往都有一個特質,他們的要求是長相不能太丑吧,學歷不能太低吧,家庭不能太差吧,這些條件綜合起來,所剩的人就寥寥無幾了,這還沒有說對方也在用這種衡量標準,那怎么可能選的上呢,但是往往有一部分人就早早做出了抉擇,你也許覺得他們是草率的等等,但是我們不妨把角度略微轉化一下,就是在選擇能力上很多人是非常欠缺的包括我在內,因為這類人找不到什么是最重要的。
1998年亞馬遜的創始人貝索斯分享過他們當年為什么要選擇書作為他們的主營產品,他們就提出幾個條件:1.市場一定要足夠大;2.品類必須有長期的成長性;3.消費者復購率要足夠高;4.售后成本很低,甚至是沒有售后的商品。這幾個選擇條件出來之后,選擇的空間基本就鎖定在為數不多的商品中了,仔細想想有這樣高質量的選擇條件難怪一直能不斷的做到互聯網巨頭的位置,這是有原因的。
看下他們的選擇方式,我們可以得出一些選擇的方法論,就是添加必要的條件,每次添加一個條件,選項就會大幅度的減少,而且這些必要的條件非常關鍵,就是你認為什么是最重要的條件,你就知道如何選擇,如果不知道什么是重要的,那就會變得‘全無選擇’,最后被認為眼光太高,還有一些不重要的條件參雜進來還會讓你變得沒有選擇,比如你覺得你在很多事情上根本就沒有選擇,會抱怨人生實在是無趣,什么事情你都不能做主很無力的感覺,人生當然有選擇而且選擇非常的多,你所要做的就是不斷的添加你的必要條件,增加你的選項,當你選項很少的時候,你總是會擔心會焦慮,這時候就去主動添加你的選項。
當一些人在說‘我就不信這些他們都想到了!’的時候,事實上,高質量的選擇不可能什么都想到了,只是他們在選擇的初期已經做了大量的思考什么是最重要的必要條件,這才能讓他們有著高質量的選擇,很多事情的結果已經由初期決定了,只不過你沒有感覺到,當你感覺到結果的時候已經完了,所以選擇比努力要重要很多,高質量的選擇更是至關重要,尤其是在人生大事上面所發揮的作用,很多人因為追求完美而不敢去踐行,最終自己耽誤了自己,這不就跟寫的不好就不敢寫作的道理是一樣的。
選擇能力可以通過小事情來不斷的積累練習而后在大事情上就有了更多的把握,練習方法如下:
1.面對任何一個選擇,都可以列出篩選條件;
2.為每個條件重要性打分,而后重新排序,可以是1-5分;
3.考慮每個條件的必要性,打分只有1和0,要么有必要,要么沒必要;
4.結果出來的時候不要急于做決定;
5.第二天再花三十分鐘重新仔細過一遍,如果重要性非常的高,就需要主動去尋找更多信息,添加到篩選條件里面,然后不斷重復以上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