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樊登老師講《活出生命的意義》筆記
理學家弗蘭克爾的一生堪稱奇跡。身為猶太人,他和家人都在二戰期間被關進奧斯威辛集中營,最終只有他和妹妹生還。經歷煉獄般的摧殘后,弗蘭克爾并沒有意志消沉,而是對生命抱有極大熱情:他在67歲拿下飛機駕照,80歲登上阿爾卑斯山。更重要的是,他結合自身經歷開創了意義療法,以此拯救無數深陷迷茫和痛苦的心理病患,幫助他們找到人生的意義。
一、集中營的歲月
1.生理與心理的雙重折磨
極度缺乏食物和睡眠,衛生環境極差
納粹軍官和囚頭實行高壓統治,肆意羞辱、毆打,甚至處決囚徒
2.見證人性中的光明與黑暗
有的囚徒愿意釋放善意,互幫互助;也有人堅持向上帝禱告,心懷希望
有的囚徒為了自己生存,可以不擇手段地欺壓或背叛他人
3.經歷集中營之后的感悟
①人在惡劣情況下也能保持精神獨立、意志自由。
②精神世界豐富的人更容易消解外部環境的痛苦。
③愛一個人會遠遠超越愛他的肉體本身賦予苦難。
④意義會讓人們更容易撐下去。
⑤ 幽默的態度會使人漠視困苦。
二、關于意義療法
1.意義療法的核心觀點
找到生命的意義是人生的根本目的
生命的意義在于承擔責任,而非被動等待幸福
人永遠有選擇如何應對困境的自由
停止回溯過去,積極面對未來
2.如何找到人生的意義
創造:從事某項事業,發現個人潛能
體驗:通過某個人或某件事感受愛
態度:若無法改變苦難,就賦予苦難意義
3.意義療法對現實生活的啟示
①矛盾意向法
“反向想象”可以緩解焦慮:如果上臺演講前緊張,不如當眾暴露自己的緊張
②警惕“存在之虛無”
隨大流或屈服于集權主義都會讓我們對生活產生厭倦,從而選擇對自身有害的替代性補償
③遵循“悲劇性的樂觀主義”
既能清醒地認識到人生一定會遭遇生老病死等苦難,同時也能把痛苦轉化為成就人生的動力
感悟:
有一樣東西你是不能從人的手中奪去的,那就是最寶貴的自由,人們一直擁有在任何環境中選擇自己的態度和行為方式的自由。這是整本書的主題,也是這本書在全世界影響力這么大的原因。
發生過的事情就是永恒!我們一直在追求永恒,其實永恒一直都在。我們已經擁有的東西就是最好的。
在無法避免的苦難面前,賦予它意義,積極面對,命運安排我們什么我們就享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