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份在進行主題閱讀,連續看了好幾本與“閱讀”相關的書籍,每本書都在刷新我之前對讀書的認識,特別是趙周老師的《這樣讀書就夠了》, 再一次顛覆了我之前的閱讀習慣,增補了新的閱讀理念,get到了新的閱讀方法,將我之前零散、雜亂、過于簡單的閱讀系統升級到系統、有序、豐富的更高級別。
在我決定將腦子里積聚的對這本書的感悟一吐為快前,先聲明幾點:
這本書,教授的方法適用于閱讀致用類圖書;
這本書,教你的是讀書不必讀完全部卻收獲極大的方法;
這本書,幫助成人學習者把閱讀到的圖書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能力。
接下來就聽我扒一扒這本書吧。
一、讀書不必讀完全書
還記得前一段時間剛讀完的《如何閱讀一本書》,里面有講到,將一本書從頭到尾翻過不算在讀書,真正讀完一本書你得在全書最后寫下個人索引,在全書最前頁歸納整體架構,在書頁中間做結構筆記、概念筆記和辯證筆記。而《這樣讀書就夠了》卻認為這樣讀書其實是一種系統、完善的讀書方法,是研究型的學習法,是對書負責的極致,但是這不是致用類圖書的閱讀方法,我們如果出于學以致用的目的,不必寫索引、列大綱,記筆記。
我自己自從會讀書以來,對于消遣之外的書目,大都是從頭到尾,一個字一個字地讀,目的是希望自己能夠掌握書中的所有新知識點。這樣看一本書要花費好多時間,看書的時候,也生怕錯過書中任何一個知識點,看完之后又想著我究竟從里面學到了什么?還想著要去做思維導圖,要去寫讀書筆記,生怕這時間是浪費在為了讀書而讀書,而不是用于學習知識的。這樣讀完一本書,最終書本知識的轉化率是多少我壓根不知道,在生活中的應用也很少關注,完全是即興應用。還有不好的一點,這樣讀書往往把自己搞得很累。
事實上,《這樣讀書就夠了》這本書告訴我們完全不需要讀完整本書,為什么呢?因為首先,在任何一個領域,任何一本書中(包括本書)都有很多你能學習的知識,但是其中有相當多的是你不需要學習的;其次,讀的越多,不見得用的越多,用的多少跟讀的多少沒有關系,甚至少而精反而更可能去應用。回想一下:你徹底讀完的一本書是不是對你幫助最大的一本書呢?好像不是必然呢。最后,只要你能在工作中用上一點,任何一點,圖書給你制造的價值已經遠遠值回書價。
那應該怎么樣讀書呢?書中推薦的是下面這種方法:
二、 便簽讀書法
便簽讀書法將閱讀分為:R(閱讀片段)、I(用自己的話重述知識)、A1(描述自己的相關經驗)和A2(以后我怎么應用)
R=Read,閱讀原文片段
I=Interpretation ,引導促進
A=Appropriation ,拆為己用
準備工作:
三本不同顏色的便簽紙,掌心大小,用來做三類筆記;
一組多色指示標簽;
一支筆。
操作步驟:
第一,確定所讀書為致用類圖書,目的是為了提升能力,促進應用;
第二,速讀或檢視閱;
第三,遇到核心觀點、重要建議或者較難理解的地方先判斷這對我是否有用?如果有用則慢讀、細讀;
第四,用自己的語言簡要重述慢讀知識點或者總結一下感觸和啟發,寫在I便簽紙貼在書的相應位置;
第五,回顧自己有沒有與該知識點相關的類似經歷、經驗或見過類似事情,寫在A1便簽紙貼在相應位置;
第六,結合讀到的知識與自己的經驗,設想自己今后如何運用剛剛學到的這個知識點,寫在A2便攜紙貼到相應位置;
第七,在有便簽的頁面邊緣貼上指示便簽以示提醒;
第八,用此法讀完整本書或讀完自己認為值得的部分,并把所有的A2便簽拿出來貼在墻上提醒自己日后應用,改變行為。
注意事項:
第一,如果原知識點簡易好懂,不用重述知識點寫出I,直接在重點內容下劃線即可;
第二,所寫內容盡量控制在一張便貼紙內;
第三,指示便簽紙只是用于提醒自己這一頁有便簽及方便拿出A2便簽;
第四,自如運用便簽法最挑戰的地方在于能夠自己寫出I,然后提出A1A2,這一點需要多次反復使用便簽讀書法才能掌握。
三、便簽讀書法的理論支撐
便簽讀書法是拆書幫實踐方法之一(拆書幫是書中提出的一種有效學習方法,通過這種方法將書中的知識拆解出來為讀者所用,培養“通過讀書創造價值的能力”,這里不做詳細介紹。),拆書幫的方法論是建立在成人學習五大公理的基礎之上,這五大公理,包括了成人學習的特點,也體現了對成人學習特點的尊重和配合,對成人學習公理進行了實際的落地和操作。其中與便簽讀書法相關的成人學習理論有:
★螺旋學習:體驗——反思:在便簽讀書法中,從閱讀到反思,再到聯系實際經驗(體驗),然后再反思再應用于生活(體驗),這樣就形成了學習螺旋:體驗-反思-體驗-反思……如此進行反復多次的“體驗-反思”螺旋學習,就能更好地將當下學到的知識點應用到實際工作中。
★聯系自己,幫助記憶:便簽讀書法要求學習者努力聯系自己的經驗,規劃自己應用,這些步驟都會幫助學習者把知識和自己建立聯系,從而理解知識的意義并將其存儲為長期記憶。我個人理解為,長期記憶有助于知識內化,從而更有效地促進知識應用。
★在學習中鍛煉專家的思維模式解決問題:解決問題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問題發現階段,以創造性思維為特征發現新問題、新障礙并對其進行回應的過程;問題解決階段,為當前明確的任務尋求解決方案的過程。便簽讀書法的拆為己用環節,學習者聯系自己尋找案例的過程,不僅鍛煉了解決問題的能力,更鍛煉了發現問題的能力。某種程度上來說,當大部分人沒有發現哪里有問題的時候,你就發現了其中的問題,這也不失為解決問題能力的一種深刻表現。
★重構式的學以致用:學以致用有兩種方式:擴張式,用新的知識去適應原有的思考和行為模式;重構式,從書中得到啟發,改變從前的行為模式,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和處理問題。便簽讀書法能夠促使學習者突破擴張式的思維習慣,在重構式的學以致用中改變思維習慣,強化批判性思維的能力,從而可以更包容、更睿智、更創新、更好地把把新知識應用于實踐。
四、使用便簽讀書法的益處
1、讀一本書能獲得一場培訓的價值。
平時我們會花費大量金錢和時間去參加各種名目的培訓,有自發的,也有單位組織的。通過閱讀本書結合實際仔細回想一下,培訓之所以讓我們覺得受益良多,原因不外乎是培訓老師把便簽讀書法運用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幫助參培人員將同一主題的書本知識拆解為你可以即學即用的知識罷了。
2、解決了常見的成人讀書學習的問題。
書中提到,成人讀書學習的幾個困惑:當你想讀書的時候,往往會發現沒時間也沒精力,即讀書學習和壓力之間矛盾重重;當你好不容易有了時間開始看書時,又會發現時不時會出現看不懂,記不住的情況,即搞錯了學習的主體;當你時間充裕,也看的順暢的時候,會發現看著看著有些煩,怎么也看不下去了。即讀書學習目的不明確、動力不足,你不知道自己究竟是為了什么讀書學習。針對這些困惑,便簽讀書法可一一破解。首先,讀書時不要求讀完全書,不要求通過考試,不要求用整塊的時間,只需要讀幾個片段,每周只花幾個小時幾乎不增加生存負載,所以沒有壓力之說;其次,讀書時,以學習者為核心去閱讀,而不是以書或培訓師為目的,看不懂或記不住也沒關系,這個時候要么選擇拆書家幫你理解,要么直接跳過去不讀;最后,讀書,致力于能力提升和行為改變而不是致力于知識的整理與記憶。所以不會看不下去,因為要么有互動,要么只看自己容易理解的,用上一兩點就賺了,關注的點永遠是只要能把看懂的知識點用上。
3、通過這種方法,學習者把圖書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能力。
便簽讀書法中,只要遇到觸動閱讀者的段落,都可以根據RIA的方式逐步拆解,圍繞實際應用進行反思,聯系實際,場景設想演練,直到把這部分知識轉化為對應能力。就這樣,一本書讀下來,可以對閱讀者好幾個方面的能力進行提升。就拿我閱讀本書來看,閱讀過后,最起碼在閱讀知識轉化率,寫書評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培訓開場技能等方面我都分別建立了一套自己的方法論體系,已經著手開始應用。
同時,上面幾條理論,不光在把閱讀所學知識轉化為應用方面有說服力,在我們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也有很多值得借鑒的地方,特別是后兩條。理解理論是為了讓我們更好、更清晰地認識并熟記方法,只要方法在心中扎根,對其進行應用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通讀全書一遍,滿滿的收獲,有些章節返回去細細研讀數遍,隨手所做的讀書筆記,有對閱讀的認識,有對方法的掌握,也有對理論的探究,最后還從書中摘錄了三四處和讀書內容主題無關的知識點,增長見識的同時對之前掌握的方法論進行了再次鞏固,最后成形的這篇書評分享遠遠沒有將這本書的好處述說到位,姑且就將貫穿全書的主線——“閱讀重應用”分享至此,告訴大家原來書還可以這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