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不同成長階段,分別同三個小朋友成為好朋友,記憶深刻快樂的也是跟小朋友的相處。?
第一個小朋友是個男孩,生長在貴州,與父母回來探親。高高的額頭,圓圓的眼睛,長長的睫毛,小小的嘴,依然圓圓的臉蛋是我對他的記憶。那時他2歲,我6歲。沒錯,當我還小的時候就已經喜歡小孩了,只要比自己小的都納入可愛的小朋友一列。小院子的孩子們常常一起玩,見著可愛,特喜歡逗他。哪知有點怕生的他與我一拍即合,于是我的身后多了一條小尾巴。那個時候的人們比較純樸,他的父母也放心交給我。我們常常一起待一整天,吃飯也一起,只是晚上他要回家睡覺。因為間隔有些距離,每晚都從他家傳來不甚清楚的哭鬧喊著姐姐的聲音,持續很長。當時也不知道自己走耳沒,以為真的是叫姐姐的話他家人應該帶過來的。結果要走的時候跟他媽媽擺條說到起,居然真的是鬧著要跟我玩的。
第二年回家,我記得他,他不記得我。正好家里有被當做足球用的籃球,小男孩們都一起踢。我主動帶他踢球,玩耍,一會兒又混熟了。有天村里有兩家宴席,我們去了不同家。晚上碰面他媽媽指著自己一個被撕掉大半的衣口袋對我說,這是他非拉著媽媽說要跟姐姐一起吃飯的結果。當時她一臉無奈,我,倍感欣慰(偷笑一個)。后來他再也沒回來過,在沒有手機QQ網絡的時代,我們就這么失去了聯系,這么多年偶爾會想念當時的他那可愛的臉蛋、稚嫩的話語,甜甜的聲音。
大一寒假到媽媽工作的地方玩耍,認識了我的第二位好朋友。她四歲,大大黑黑的眼睛+濃密的睫毛,聲音獨特洪亮,瞬間吸引我的注意。拍拍手說來抱抱,她也大大方方的走過來,開啟了我們的友誼之路。小姑娘也是每天早上起床就來找我,碰到我還未起床的話會到床邊溫和的喊姐姐起床老、姐姐起床老。陷入她迷人的聲音里,我故意不睜開眼睛,她就會接著喊。哈哈,愛死她的聲音了。
爸爸媽媽們都要上班,我們成了玩耍的一組。牽著手爬山、走很遠的路、遇到美麗的風景她也會主動要求拍照。一起唱歌,拉著我跳交誼舞,自己當報幕員,把手當話筒,念的有模有樣的。那個寒假,因著她的陪伴,快樂且溫暖。
大四實習,住在親戚家。家里有個3歲的小男孩,之前見過一面,非常害羞。眼睛水汪汪的,睫毛很長眼睛很大的那種,非常吸引人。過去逗他玩,剛開始躲躲閃閃的,幾分鐘就要開始搭話了,把我開心的。住在一起后,成為好朋友,一起玩玩具,講故事,出街,鼓勵他玩梭梭板。快樂無比。
有個小侄女,第一次見面拍手求抱抱時撲向了我一秒,后來有段時間住的近,天天都要逗她玩會。3個月后的某天,突然能聽懂所有她的語言,就想某根筋通了似地,當時想到一個詞,頓悟。她也完全接受了我,路上碰面會主動伸手讓我抱,心里美滋滋地。
真的很喜歡孩子,純真的世界里,童言稚語。有孩子王之稱的我平時都是這么跟他們玩的:
帶他們玩時,不僅僅是跟著不讓受傷,而是主動站在他們同一高度一起玩他們所玩的,比如有只螞蟻在土里行走,我們就拿著棍子輕輕幫它帶一段路。陪的意思就是一起玩;
講故事編故事。可能我們念著念著故事他們有自己的想法表達,就讓他們說去吧,然后順著這個思路一起編下去,天馬行空,孩子們會很開心的;
玩游戲。化身七十二變,角色扮演。教他們玩我們小時候的有趣游戲;
不責罵孩子,不打孩子,照顧他們的情緒,耐心引導,多多鼓勵和稱贊。有次一個小侄兒與同玩的妹妹爭玩具,妹妹哭了,感覺大人們都要罵他了,心里著急,嘴里只說著自己沒錯(小孩的世界就是東西都是我的,搶的也是我的),眼淚也要掉下來了。我趕緊給他個擁抱,告訴他我們愛他(這個時候的孩子很敏感,會以為家長不愛他了),緩解情緒,聽他說完自己拿這個玩具的理由,然后自己又馬上主動把玩具給妹妹分享。打罵容易造成逆反心理。
最最重要的是,真心喜歡他們。小朋友們從心里能感受到你的喜歡與否,這也決定了他們是否跟你玩。
如果生活是一本書,孩子們便是那多彩的一頁。
祝六一兒童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