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彥彥,已經堅持每天寫關于書店創業的原創文章1年又205天(第570篇)。我希望我的每篇文章都可以為想開書店的你賦能,如果你認為我的文章對你有所幫助,請你也為我賦能。開書店,找彥彥!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真實可信的話總讓人覺得有所缺憾,完美無缺憾的語言往往不真實。懂得完善自己認知的人,不會把完善認知放在辯論中解決,而那些熱衷于辯論的人,往往很難通過他人去完美自己,反而會變得更加偏激。智者不會什么事都充當權威,那些什么事上都要樹立自己權威的人,往往是不明智的。
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越是去做那些對別人有益的事,自己也會變得收益更多。仿佛他在盡力給予別人,自己卻變得越來越富有一樣。自然之道,萬物共生共存而不相為害。圣人之道,有所為,但要懂得容納養育。
“不爭”這個詞,似乎一直是我的人生哲學。但讀完本章,我突然發現,從前的“不爭”不是“不爭”,而只是“怕爭”,害怕爭論爭吵帶來的不和諧,而不是真正“不想爭”。
真正的“不爭”,是一種選擇,選擇容納,選擇成全,選擇給予,選擇放下。
讀到這一章,已經是《道德經》的最后一章,意猶未盡,但又十分平靜。
我想這一份平靜,也就是“不爭”的心境吧!
我回想起很多年前的自己,其實一直是一個活得很用力、很掙扎、很憋屈的人。看起來安安靜靜,但心里藏著活火山一樣的憤怒,時不時就需要爆發一下,總是感覺自己承受了好多不該承受的,總是需要用各種方式證明自己是對的、是好的,總是無法提出自己的需求卻期望別人能懂,總是要裝作自己很完美很好,力求把每一句話說到圓滿,力求把每一件事做到無懈可擊,力求每一個細節都能做到最好。
現在回想起來,好累,好累。那個時候的我,連說出這樣真實的感受來,都是不可能的。因為我總是忽略自己,不關注自己的感受,根本不能好好愛自己,總是把關注點和力量放在別人身上。長期這樣活了二三十年,能不累嗎?
那個時候的我,各種奮爭,和爸爸媽媽吵,和妹妹吵,和男朋友吵,和朋友同學同事吵,感覺全天下沒有一個人真正愛我。尤其我是個讀法律的,有三寸不爛之舌,又自詡飽讀詩書,一旦較勁起來,絲毫不愿意退讓半步,尤其受不了別人質疑我。現在想起來,十幾二十年前的我,也是小刺猬一頭,一旦感覺要受傷或者要有危險,就渾身刺都豎起來,先打一架再說,自我保護意識極其強烈。
可是現在,誰也看不出我身上曾經有過這樣的影子。我非但不再刺人,而且柔和得很,溫暖得很。這十幾年來,越來越是平靜安定。尤其是這兩年,修得越發通達圓滿了。
我也還是會生氣,會有情緒化,會忍不住爆發,但我越來越知道如何來愛好自己、接納好自己、調整好自己了。我總有各種不完美,但可以越來越真實面對自己,活得越來越坦然自在,反正總是自己喜歡的狀態。
其實回想起來,我在這些年里修的最重要的功課,也就是今天這四個字:為而不爭。
做好自己,成就他人,不逞一時意氣,不爭一時短長。
我在這些年里,始終如一的就是做好了我自己,始終跟隨自己內心的聲音,在每一個命運的挑戰里,不卑不亢,不慌不忙,踏踏實實做好了自己,活出了很多人心目中理想的樣子。
而且,我還一直在努力成就身邊很多人。以前總有很多人勸我,不需要這樣去幫助別人,不需要這樣費心費力,差不多就可以啦,這樣已經很對得起觀眾了。但我心里可能就是有一個韌勁,就是不肯將就應付,就是希望可以全心全意去幫助每一個需要我幫助的人。這么多年來,我一直都是一個特別愿意成就別人的人,只要看到大家幸福快樂,我很愿意多多往后退,躲到背后是最好。
其實我并不是一個很喜歡在人前表露自己的人,即使我現在已經很習慣,但我最喜歡的還是躲起來安安靜靜寫東西,一個人呆在無人的角落,和自己在一起。
真正很熟悉我的人,會知道我是這樣的個性,也是這樣的心境,也能夠感受到我這顆成全大家的心。
而往往是因為我愿意多去成就大家,所以大家也很愿意多成就我。我們彼此成就,互相賦能,就會越來越快樂自在,而不需要去爭論任何問題。
在我比較小的時候,或者是思維沒有打通之前,我真的不明白為什么“不爭”?我認為對的東西就要說出來,就要去爭取。盡管我后來也有很長一段時間選擇憋屈隱忍,但實際上我還是很想要表達出來的,心里還是“想爭”。
但現在,我也是漸漸明白了,其實可以不需要“爭”,不需要通過這種方式去證明自己是對的、是好的,也不需要別人來認同自己、吹捧自己,更不需要通過“爭”來獲得滿足感和價值感。
如果你能夠真正做好自己,真心去成就幫助別人,你什么話也不需要多說,別人自然也愿意來幫助你,自然就會覺得你好。
你也無需假裝自己很完美很偉大,因為別人根本不在乎你是否完美偉大,大多數人更在乎他們是否也可以完美偉大。但這樣生活實在好累。
最好的辦法,就是你真實做好自己,也幫助別人真實做好自己。
圣人不爭,萬物相生。你我皆不是圣人,也不可能是圣人。但我們都可以用這樣的狀態來實現更美好的生活,做一個更加可以平靜有力量的自己,成為一個真正能夠幫助別人、愿意幫助別人的人。
只要踏踏實實一直去做這樣的努力,說話做事都遵循自然之道,保持內心的良善美好,我們就一定可以成為一個足夠幸福的人。
這本《道德圖》,就先陪大家讀到這里。這本書其實我已經讀了很多遍,每一遍讀都覺得收獲巨大,我覺得我最近半年來思維的突飛猛進,能量的極速提升,很大的原因都在于讀了這本書。有空我會專門寫篇文章,專門寫寫我讀這本書的收獲。
謝謝你們大家的陪伴,也可以通過一起讀這本書,讀懂更多人生智慧,讀懂自性光明的自己,讀懂世間各種規律,一切都在《道德經》里可以找到答案。
感恩南山空同老師的精心譯注,感恩遇見《道德圖》!
如果大家還想好好讀這本書,可以關注“道德圖”公眾號,上面有南山空同老師的完整譯注,也可以進入“道德圖”的小程序閱讀電子版書,或者到“道易周成”公眾號里微店購買紙質書(有精裝與平裝兩個版本,推薦購買精裝版100元的回來收藏閱讀,裝幀和紙質都非常特別)。
我有考慮在合適的時機組建一個收費的讀經典書籍的群,還希望我們可以有更多機會共讀這本書,共讀更多經典。有興趣的伙伴,可以給我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