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吏陽先生又帶著干貨來啦,今天的主題如何是培養(yǎng)一個好習慣。
?1
咱們先來思考三個問題:
做一件事情總是無法堅持
壞習慣總是很容易養(yǎng)成
堅持后的放縱
壞習慣往往很容易養(yǎng)成,而好習慣卻比較困難。
我們做任何事情就是完成一個任務,比如去菜市場買菜,去理發(fā)。我們完成任何事情都是要消耗心智。
完成任務的兩方面:
消耗心智
得到反饋
當然,心智是有限的,人的本能都是傾向于減少心智消耗的事情,人都不知道未來會發(fā)生什么事情,會本能的節(jié)省心智以應對未來可能會發(fā)生的消耗大量心智的事情。
?2
心智的五個規(guī)律
1.總量有限
每個人的心智總量是有限的,當然有可能在某種情況西安心智被用完。
2.節(jié)省傾向
我們沒法預期未來會發(fā)生什么事情,我們總要做些準備來應對.
?3.自然恢復
我們在不做任何事情的時候,心智是可以慢慢恢復的。
?4.反饋恢復
心智在得到正向反饋的時候,會得到恢復。
?5.疲勞法則
當心智在疲勞的時候,我們就會很累了,明明就要完成的事情也就不做了。
?3
正向反饋,當我們給自己制定了目標,完成了就會得到成就感,心智就會愉悅,在愉悅的過程中心智就會得到快速恢復。
外部反饋,比如我們在公司工作,得到領導的鼓勵和賞識也就能夠快速得到心智的恢復。
正向反饋
心智模型
任務激勵消耗=基礎消耗-正向激勵
基本消耗=難度+身體+狀態(tài)+其他
正向激勵+內部因素+外部因素
?4
培養(yǎng)壞習慣很容易,好習慣比較困難?
根據上面的心智模型就能夠得到答案了,比如說睡懶覺,很容易,不消耗心智;而早起就比較困難,外邊那么冷,早起就需要消耗大量的心智。
習慣的培養(yǎng)的2個重要性
重要構成
能減少心智消耗
習慣養(yǎng)成的5個法則
累進法則
時間法則
內外法則
激勵法則
提醒法則
累進法則
任務拆解,我們想堅持做一件事情,會不會是因為一開始就給自己制定了最難得計劃呢,在這個過程中會很痛苦,消耗大量的心智,最后不了了之;我們制定目標或者將大的目標拆解。
循序漸進,將任務拆分,從最簡單的做起。
時間法則
開始最重要
連續(xù)最重要
任何一個事情,一開始就要連續(xù)不斷,到了某個時間點,你不會感到痛苦,不會消耗心智,你不去做就會感到不舒服,這樣你的習慣就養(yǎng)成了。
怎么不被打斷,外界的監(jiān)督,自我激勵等
內外法則
前期靠外部
后期靠內部
大部分人的自制力都是有限的,做好做壞都沒有人表揚你,有個朋友,他的朋友每天都會打電話叫他早起,你的朋友都早起打電話叫你起床了你再不起來都不好意思。
激勵法則
實質獎勵
儀式激勵
早起一天,可以給自己50塊錢的腐敗資金獎勵,沒有早起一天就扣除200元。
或者沒早起一天在日歷上打個對勾,沒做到就畫個叉叉。
提醒法則
做的時候想都不要想
做完記得總結,成就感和不足,分析問題。
干擾的時候記得提醒,因為這些干擾讓我就要放棄嗎?我以前的堅持都白費了,在心里問問自己要放棄嗎?提醒自己十次!
吏陽,90后中第一批研究GTD系統思維的人,時間管理的踐行者,精英導師,分享達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