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入俗,可我依舊不能免俗。
活到一定歲數,我必須承認我是個俗人,也是經濟學上給人的定義的自私自利的經濟人,簡單來說就是愛錢。
但愛錢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正確的錢財觀,年少的我是個對錢沒有意識人,十幾年錢的今天父親隨手給的錢就是五十,在價格低廉的當時,五十塊錢可以購買無數零食玩具,那個時候的我對于錢也并沒有什么認知,那時候的我不愛錢。
初中,高中,學校響應政策都穿校服校褲,母親持著反正買了也沒法穿的觀念,甚少給我買衣服,是的其實就是為了省錢,于是乎,在很長的一個階段里,周六周日,朋友們都穿日常衣服,獨我校服加身,少年時就缺乏審美能力,導致我到了大學仍舊不知如何,是的大學再也沒有校服穿了,母親也開始要我買衣服了,但長久的校服加身使我失去了審美能力,對的此時的我空有錢而不知如何花,我就如同在監獄里待了十幾年的人,勞改放出,卻與世界脫軌。于此同時對于錢的觀念也發生了改變,我愛錢,視錢如命了,就像就上個世紀的守財奴。
對于錢,不知道花,只知道存著,衣服我也越發不敢買,對我怕,我怕買了浪費錢,對于不知道自己風格的人來說,衣服不就是要不斷的買來試錯的嘛,但我不敢,母親多年耳畔的叮嚀讓我畏手畏腳。
母親說"賺錢不容易啊,爸媽每天風吹日曬的,我們家窮,沒錢,給你的錢要省著花,該花花,不該買的不買。''她說的有錯嘛,沒有,但對嘛,我不知道,曾幾何時我是怪過她的,日復一日的念叨,對我產生的很大的影響。
幼時,與母親出去玩,景點東西貴,母親讓我們背著大包小包自帶水,是的不辭辛勞的背著包,排各個游戲項目,為了省錢全自帶,不購買景點的任何東西,于是到上學時和同學出去玩,餓了有家面館,炒飯12一份,面8元,是的喜歡炒飯的我最終選擇了面。送朋友禮物,母親也總是讓我手工,美名其曰的有心意,當然也是為了省錢。
現在的我也是討厭以前的我,討厭那個守財奴,那現在的我呢,不討厭了嘛?不了,不過依舊沒有達到我想要的狀態,現在的我,依舊愛錢,錢能給我帶來太多東西了,但我不再是守財奴了,我會在自己的經濟承受范圍內,購買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不再拘泥于價格,朝著有一天可以隨意買買努力,不再擔憂未來如何,只做好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