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之前比較膚淺地認為朗讀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能力,就是把文字轉換成聲音表達出來的過程。但是本學期朗讀學課程的開設徹底改變了了我的這種思想觀念,朗讀更像一門藝術,愿意接觸才能領略它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千錘百煉才能將它駕馭。這種千錘百煉不僅僅是從各種各樣的文本中得到的情感和審美體驗,也需要生活經驗的積累,增加閱歷才有可能和文本思想產生共鳴,我覺得朗讀情感到位比只掌握朗讀技巧更重要。
? ? ? 在半個學期的朗讀課的學習過程中,我深刻認識到朗讀的重要性。從社會發展層面說,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文化能更好地調和人與社會的關系,生活水平提高,精神土壤也要用心耕耘,朗讀是我們國家社會主義現代化精神文明建設需要的一部分,學朗讀是我們與時俱進的需求,而學好朗讀是我們對民族文化認真態度的體現。朗讀對個人的發展也具有較大影響,朗讀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課文內容,增強記憶,朗讀還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它融內化與表達于一體,能有效地培養語感,發展想象力。了解了朗讀的目的和意義之后,我端正了自己學習本課程的態度,決定認真學朗讀的同時也鼓勵自己的親戚朋友培養朗讀能力。 朗讀學作為一門語言藝術,有著明確的任務和鮮明的特點,這為我學習朗讀提供了參考標準,朗讀的目的是表情明意,言志傳神,同時,是聽著從有聲語言中獲得情操陶冶,知識積累和美的享受。在課堂上,老師提供了各種朗讀素材,這種讓同學們逐個朗讀糾正發音錯誤的學習方式激發了學習興趣,耳濡目染了許多次老師朗讀示范無形中掌握了一些朗讀技巧,但水平仍有待提高。
? ? ? ? 學習課程中,我們是朗讀者,我們是也聽者,無論是朗讀者還是聽者我都能感覺得到朗讀帶給我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并且愈發熱愛朗讀,對朗讀活動樂此不疲,課后找了詩歌散文讀,給一些朗讀篇目錄音配樂。朗讀活動對朗讀者有嚴格的要求,除了識字組詞,謀篇造句的綜合分析能力,積極思維能力,理解感受能力,感情引發能力和語言駕馭能力之外,還需要有聲音運用,言語交流,把握狀態和自我調節的能力,由此看來,朗讀絕非易事,需要長期的積累和練習。
? ? ? ? 慢慢更多更長久的接觸朗讀后,就又產生了一點消極心理,認為朗讀比較難,不容易控制朗讀情緒,而且老師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我也會存在。我經常在喜馬拉雅上錄制自己的聲音,每次只錄一遍,不是追求完美想一遍過,而是真的懶不想回去再錄過。所以會存在意外出現的一兩個平翹舌或者前后鼻音問題。
? ? ? ? 今年的朗讀學考試我自己揣摩了很久,輕聲和啊的音變練了多遍。奈何老師不買賬,選詩歌的幾乎都掛掉了,他是個思想自由,人格獨立的老師,挑釁我們哪來的自信能在短時間內發揮詩歌張力。好在補考過了,現在朗讀成了習慣。
? ? ? 高境界的朗讀能把聲音表現成畫面,再演繹出一個空間,這個暑假成了龍老師,孩子們面前,我沒有自尊壓力,沒有女生包袱,抓住每個朗讀的機會,帶他們進入文本構造的世界是一種享受,朗讀,我還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