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美食如此多,而我獨愛涼皮,一直不懂怎么描述夏日吃涼皮時的那種感覺,今天看到物道君的文,其中有一段說出了我的心聲:
“炎熱的天氣,端上一碗白嫩鮮滑的涼皮,灑上綠色的黃瓜絲、一小撮豆芽,清新得像個小仙女。這時,淋上特制的醬料,油潑辣子一澆,立馬變成重口味的食物。酸辣香味撲鼻而來,沖進喉嚨,叫醒熱得發昏的胃口。吸溜一聲,味蕾被轟炸開,非常解饞。還有,蜂窩狀的面筋中吸得飽飽的全是醬汁的香味,爆在口中,怎一個滿足感了得,一下子覺得不那么熱了。”突然覺得好餓,口水直流三千尺。
第一次吃涼皮是因為同學的推薦,推薦的理由很簡單:便宜又好吃。確實,三塊五一大碗,賣涼皮的阿姨是地道的陜西人,做出的涼皮薄而透明,爽滑勁道,醬料的味道也很獨特,相當開胃。除了涼皮好吃,賣涼皮的阿姨也是我鐘愛她家涼皮的原因之一,每天早上早早就到我們宿舍樓旁邊的菜市場擺攤,手腳特別麻利,看她切涼皮的動作,看得我們眼睛不帶眨的。記得有一次忘了帶錢,阿姨直接就說“下次再給”,那種被信任感讓人覺得特別溫暖。自從第一次吃她們家涼皮,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剩下的校園生活都有她家涼皮的存在。不知道吃什么的時候,吃涼皮;要省錢的時候,吃涼皮;胃口不好的時候,吃涼皮……如果要說大學最難忘的事物,涼皮必是其一,而且是不可缺少的。直到現在,每次回母校,只要有機會都要去買一份涼皮來吃。雖然畢業以后也吃過很多家涼皮,像九毛九、周丞,但是總尋不到那種味道。現在在外面吃涼皮,不過是為了追尋那一種記憶中的味道。